【《文明淮安区》专题报道】淮安区:“四维驱动” 引领殡葬改革新风尚 涵育文明乡风

来源:淮安区文明办    作者:佚名    人气:     发布时间: 2025-08-13    

年初以来,区文明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移风易俗的决策部署,立足职能定位,聚焦重点任务,系统谋划、扎实推进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宣传工作,着力减轻群众负担、倡树文明新风、培育淳朴民风。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宣传发动常态长效

聚焦节点,精准引导,在春节、清明节等传统祭祀高峰期,提前部署、强化管控,组织开展“文明祭祀·绿色追思”等系列专题宣传活动20余场次。通过发布倡议书、设置集中宣传点、组织志愿服务等形式,大力倡导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家庭追思等现代文明祭奠方式,引导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整合线上线下宣传资源,广泛利用“文明淮安区”微信公众号、淮安文明网等媒体平台,发布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文章。

二、深化文明创建,筑牢群众自治基础

指导各镇(街)全面推进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修订完善工作。目前,全区90%以上行政村(社区)明确将规范婚丧嫁娶规模标准、反对铺张浪费、抵制高价彩礼、提倡厚养薄葬等纳入其中。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在移风易俗中的关键作用。积极推广清单制、积分制等创新做法,将移风易俗落实情况纳入积分管理,有效促进邻里互助、自我约束。持续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户”“好婆媳”等评选活动及家风家训征集,2025年,我区施河镇成功获评“全国文明镇”、河下街道穿运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充分彰显了我区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效。

三、拓展文明实践,丰富移风易俗内涵

融入实践体系,创新活动形式,将移风易俗宣传深度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在首批4个试点村(居)实践站,大胆探索“民俗表演+理论宣讲”、“情景剧+政策解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 文明实践在行动”主题活动20场次,施河镇成灌村依托“家乡美直播间”开展“乡风文明”直播活动,“拒绝天价彩礼”“百善孝为先”等短视频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重点围绕服务“一老一小”群体,策划实施精准志愿服务项目。“微视频了却微心愿”项目帮助76位留守老人与远方亲人实现“云团聚”,提醒在外子女多尽孝道;“三免两减半”(免费或半价理发、洗澡等服务)惠及1000余人次农村空巢老人,切实解决其生活困难,传递社会温情,引导群众摈弃厚葬薄养的陋习。在试点地区指导开展文明积分制探索,将遵守村规民约、践行移风易俗要求,如简办丧事、抵制迷信等纳入积分清单,鼓励群众通过文明行为获取积分兑换奖励。

四、突出示范引领,提升宣传感召力

用好道德讲堂,讲好身边故事,推动各镇街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活动,特别邀请“中国好人”王贤忠、赵志永等先进典型走上讲堂,用朴实话语、真实案例讲述自身践行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的故事强化媒体宣传,放大榜样效应,对在殡葬改革、移风易俗中涌现的各类先进典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讲好他们的感人故事,放大示范引领效应,持续巩固“崇德向善、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深度挖掘和宣传在孝老爱亲、厚养薄葬方面的先进典型和感人故事,特别是在道德典型评选中,将孝老爱亲作为重点方向,我区杜秀兰同志获评“江苏省道德模范”,陈新宽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有力营造了倡导良好家风的浓厚社会氛围。

责任编辑: 梦屿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加盟我们 | 会员中心 | 人员查询

运营机构:江苏中访文化传媒中心   法律顾问:江苏六仁律师事务所 郭继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082号  苏ICP备17035845号-1

版权所有:《新华访谈网》编辑部   地 址: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北入口5-5号  百度信誉认证主体识别码:BDV-530364954 网站可信认证联盟编号:603190110037519911274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811MA1UXYHY5E  广告审查员注册号:广审字(苏)H03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6077 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