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扫倡议书

来源:新华访谈网    作者:淮安区文明办    人气:     发布时间: 2025-09-04    

广大市民朋友们:

秋意渐浓,又逢中元。值此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之际,为赓续中华美德、培育时代新风,共同营造平安有序、绿色文明的祭扫氛围,现向全体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文明新风,革新祭祀形式

倡导以鲜花祭扫、网络追思、家庭追思会等方式寄托哀思,鼓励通过讲述先辈故事、撰写追忆文章等形式缅怀先人、传承家风。自觉抵制陈规旧俗,以文明低碳的祭祀行为彰显城市品格,让传统节日焕发文明新气象。

二、弘扬孝亲美德,倡导节俭治丧

厚祭不如孝养,孝行重在当下。践行“祭而丰不如养之厚”理念,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生前多尽赡养之责,让长辈安享天伦;身后不搞攀比排场,以简朴庄重方式寄托哀思。倡导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祭扫的殡葬新风尚。

三、践行绿色理念,共建洁净家园

树立环保意识,祭扫期间不使用塑料、锡箔等不可降解材质的祭祀用品,不在公共场所焚烧纸钱、鸣放鞭炮、抛撒冥币。倡导绿色出行、错峰祭扫,减少交通拥堵。用每一次文明祭扫的自觉,呵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城市环境。

四、严守安全底线,保障祭扫平安

祭扫时不携带火种进入易燃易爆区域,不在林地、公墓内违规用火,不在林地吸烟、野炊、燃放孔明灯,发现火情隐患立即报告。以实际行动守护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环境。

市民朋友们,慎终追远不忘文明,缅怀先人更需传承。让我们携手同心,做文明新风的传播者、绿色家园的守护者、孝德文化的践行者,共同建设平安和谐的美好家园!

淮安区民政局

淮安区文明办

2025年9月3日

责任编辑: 梦屿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加盟我们 | 会员中心 | 人员查询

运营机构:江苏中访文化传媒中心   法律顾问:江苏六仁律师事务所 郭继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082号  苏ICP备17035845号-1

版权所有:《新华访谈网》编辑部   地 址: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北入口5-5号  百度信誉认证主体识别码:BDV-530364954 网站可信认证联盟编号:603190110037519911274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811MA1UXYHY5E  广告审查员注册号:广审字(苏)H03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6077 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