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学会识别和应对是糖尿病患者的‘必修课’。” 近日,徐杨卫生院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第五次活动如期开展,本次活动以“低血糖的识别与应急处理”为核心主题,通过知识讲解、实操演示和互动答疑,为辖区糖尿病患者送上实用的“护糖指南”。
活动伊始,医护人员为到场的15余名患者免费测量血糖、血压,重点记录近期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信息,并结合数据初步评估其低血糖风险。“您最近有没有出现过心慌、手抖的情况?”医护人员一边检测一边细致询问,既为后续针对性讲解埋下伏笔,也让患者提前关注自身潜在的健康信号。
在专题讲座环节,二院营养科葛静主任以“揪出低血糖的‘信号’与‘对策’”为主题,她用通俗的语言解析低血糖的成因:“胰岛素注射过量、服药后未及时进食、运动量突然加大等,都可能让血糖‘断崖式下跌’。” 随后,葛主任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详细列举了低血糖的典型症状——从早期的心慌、出汗、饥饿感,到严重时的意识模糊、抽搐,帮助患者快速识别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一旦出现低血糖,黄金自救时间只有15 分钟!”葛主任特别强调了应急处理的关键步骤:立即停用正在使用的降糖药或胰岛素,快速补充15克碳水化合物(如半杯果汁、3 块方糖或1小包饼干),15分钟后复测血糖,若未回升则重复补充。为让患者更直观掌握,医护人员现场演示了不同应急食物的选择与食用量,“记住‘15-15原则’,既能快速升糖,又不会让血糖反弹过高。”
互动环节中,患者们围绕日常控糖的困惑展开热烈讨论。“我早上锻炼后总觉得头晕,是不是低血糖?”“家里该常备哪些应急食物?”医护人员逐一解答,并分享了预防低血糖的实用技巧:定时定量进餐、避免空腹运动、随身携带糖果或葡萄糖片、外出时告知家人自己的病情等,让科学防护融入生活细节。
徐杨卫生院慢病科负责人表示,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中的 “隐形杀手”,本次活动精准聚焦患者需求,助力筑牢健康防线。“未来,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将继续围绕糖尿病患者的核心健康问题,开展更具针对性的科普活动,让患者在科学指导下学会 ‘自己守护自己’,切实提高生活质量”
“这次活动干货满满,不仅学会了识别低血糖的 ‘火眼金睛’,更掌握了应急处理的 ‘救命技能’!”患者们纷纷点赞,期待此类专题活动持续开展,为控糖之路保驾护航。(吴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