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 | 急救教育,我们仍需努力

来源:中南传媒    作者:李 迅    人气:     发布时间: 2023-11-23    

4d1cefbcb5fc49c5b534a3715b313acc.jpg

急救教育是捍卫生命的盔甲

一位朋友告诉我,在家陪母亲早餐时,老人突然噎着了,食物进到气管,立马脸色青紫,呼吸极其困难,好在这位朋友反应迅速,立即站在老人背后,来个后背式拥抱,然后一手握拳,拇指侧顶在她的上腹部,就是肚脐以上、胸廓以下的位置。接着另一只手抓住拳头,快速向内、向上用力压迫她的腹部,这样持续5~10分钟,老人终于缓过来。人生无常,有时就在一瞬间。

生命弥足珍贵却又脆弱无常,每个人能够平安顺遂度过一生是极其不易的,地震、火灾、溺水、病痛等这些灾难与意外随时可能危害我们的生命。我们时常还有这样的听闻,某某学生跑步后突然倒地心脏骤停猝死,某某年轻人持续熬夜工作后猝死。曾经,韩国梨泰院踩踏事故造成300多人伤亡,每每听说这样的悲剧都令人扼腕叹息。所以我时常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挽回更多幸福的家庭呢?答案是急救教育。如果人人都懂急救知识,那世间将会少很多憾事,多很多幸福的笑颜。

一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

众所周知,急救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救治,成活率大约为50%。没有人能比在事发现场的人更快地做出急救措施,但在我国真正训练有素的“第一目击者”不到1%,大部分公民缺乏必要的急救常识,在面对突发意外事件时,往往只能帮助患者拨打120急救电话,错失急救抢救的黄金时间,造成难以想象的机体损伤。

这让我想起我在德国研修时的一次见闻。那日,我正在霍荷瓦尔德文理中学访问,听完学校的化学课后,我与贝尔吉特老师等人一起走出教学楼,正要穿过广场时,看见稍远处的长椅上有三个学生,其中一个男孩向我们急切地招手。我们疾步奔去,只见长椅中间坐着一名女生,双目紧闭,唇色发白,看上去身体很不舒服。男孩一面让另一个女孩速去打医疗急救电话,一面请我们帮助他小心翼翼地把生病的女生挪到地上。他跪在女孩身边,慢慢让女生成侧卧状,井然有序实施着急救措施,一套动作一气呵成后,他拿起手机打了个电话,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暗暗惊叹,这只是一个13岁的孩子,却能如此淡定并娴熟地开展急救了。经询问,我们方知原来女生在课堂上忽然胸闷心悸难受,向老师请假到室外休息一会儿,老师安排一男一女两个学生陪伴她,谁知女孩在长椅上越坐越难受,不自觉地向后倾倒。正说话间,一位十七八岁的男生背着急救包跑过来,他是接到男孩电话后迅速从教室跑过来的,他观察了女孩后,打开急救包取出医疗毯盖在她身上,又起身拍了拍男孩肩膀,赞扬他处理得当,嘱咐了几句后便去协助挂急救电话的女孩。原来,刚刚挂急救电话的女孩这会儿正穿着荧光服在学校门口的岔路上着急地等着急救车,贝尔吉特老师告诉我急救车不能进入学校,女孩等候是为了给急救车上的救护人员引路。紧接着,一位体育老师也赶了过来,蹲下身唤着女孩的名字,并起身挥手让路过的学生不要瞩目更不要围观,路过的学生都很听话地走了。老师见女孩仍双目紧闭,便拿出矿泉水洒了一些在女孩脸上,过了一会儿,女生终于睁开了眼睛。此时,副校长也赶到了这里……

德国孩子们镇定自若地实施医疗急救的画面和处置现场的种种都让我不禁发问:究竟是怎样的急救课程让孩子们拥有如此出色的急救能力?这让我对德国的急救教育体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文理中学为例,学校有许多兴趣小组社团或社会服务活动,急救社团就是其中之一,新生申请加入急救社团,每周五下午定期参加急救知识培训。学校教师和德国红十字会(DRK)为社员们提供专业指导,顺利完成培训的社员可以获得急救资格证书。社团的成员组成了学校的救护队,他们来自不同的年级,各有分工,救护队的主要职责是在学校、运动会及其他学校活动中发生事故时,或在专业医疗急救抵达之前提供急救。尽管队员们都很年轻,但他们认真负责,并接受了良好的训练和定期的培训进修。救护队会定期组织开会,不断提升队员的急救知识和实践,还会指定值班表,救护队员在值班期间,时刻准备为受伤的师生提供救援。校内医务室门口张贴着各个年级具备医疗救助资格的学生名字和他们的联系方式,并规定上课期间只有获得医疗救助资格的学生能开机接听紧急求救电话。同时,队员们负责学校医疗设备的维护和相关急救药品的补充。救护队的服务不仅惠及全校师生,也为参与救护队的学生树立一种为他人提供帮助的意识,让队员们学会承担责任并提供专业救援。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的红十字会在德国的急救教育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首先,红十字会有相应的急救课程标准,德国霍荷瓦尔德文理中学急救课程使用的是萨尔兰州(Saarland)红十字会的急救课程培训标准。包括了机动车驾驶证申请应急撮合、急救课程、急救培训、针对儿童的急救培训、高级急救(医学教育)、急救继续教育、体育急救等7大模块,其中除急救课程有9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外,其他课程模块都为90分钟,课程的宗旨是:通过学习急救课程,培养学生冷静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在急救过程中,让人们更有信心应对各类事故,找到问题的重点。德国红十字会的急救培训内容包括:对他人没有反应但有呼吸时的应对,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时的应对,心肺复苏(CPR,包括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癫痫发作,窒息,大量流血,休克,烧伤等的处置应对。课程还包括:如何处理紧急情况(尤指评估和监测伤员情况、去哪里寻求帮助、如何处理电气事故),关于事故记录和报告,关于控制危害健康的物质,为每位学员发放配套的急救工作手册。成功完成此项急救培训课程后,学员将获得急救(工作)证书,证书有效期为两年。此外,德国红十字会及德国青年红十字会(JRK)还积极在学校的课程中推广急救复苏课程,并呼吁将其设置为必修课。几十年来,青年红十字会积极与学校合作,其教育项目和学校医疗服务已覆盖了全国约8万名中小学儿童和青少年。这些年轻人中约有4.5万人目前在中学从事学校医疗服务。在德国,学校教师、运动教练和学习驾驶者必须参加急救课程,并定期学习最新的救护知识和技能。德国的急救培训普及率已高达80%,这与德国红十字会的努力密不可分。

二 我国的急救教育之比较

急救是最伟大的人道主义行为之一,急救教育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掌握急救的相关知识是时代所需,也是新时代每个公民立足社会的必备技能和基本素养。我国对急救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国家和政府在这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努力。2008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了中小学不同阶段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及保障机制。2017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院前急救技能作为大学生健康教育重要内容,明确规定要树立安全避险意识,掌握常见突发事件和伤害的应急处置方法,提高自救与互救能力。2018年起每年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提高学校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健康素养。2019年7月还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要求中小学校要把学生身体健康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上,全校开展促进健康行动,特别提及将心肺复苏(CPR)等急救知识纳入考试内容,同时把学生的健康程度、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情况作为学生综合评定的一项重要指标,推动急救教育迈上新台阶。2021年5月,教育部会同中国红十字总会印发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联合开展“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深入开展学校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救护技能培训、救护设施配置、救护服务阵地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提高校园应急救护能力;8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健全疾病预防体系、实施体质健康监测等9个方面举措,并且将脊柱健康检查纳入中小学生体检项目。2022年1月,教育部确定北京理工大学等201所学校为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深入开展急救知识普及、急救设施配备、急救技能培训等工作,探索形成典型经验做法进而推动全国学校强化急救教育。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急救教育有所发展,做出很多积极的探索,但发展程度上仍处于初级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早在20世纪早期,欧美一些国家就把急救教育纳入了学校课程体系,并且已经形成一整套法律法规以及规范化的教学课程体系,其急救教育普及率和急救实施率都遥遥领先。1999年,美国红十字会开展了“急救知识教育”培训课程,课程内容面向全国中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庭,充分强调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将全美中小学生必须接受急救教育培训写进了联邦法律,这种从法律上来规定急救教育的规定,大大提高了急救教育的普及率,其公众基本急救技术普及率达89.95%,接受过CPR技术培训的人数达全美总人口的1/3。地震、台风等灾难频发的日本也非常重视急救教育,并且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等指导性文件,要求中小学校开展灾害救护相关理论课程以及灾害应急演练,日本中学生的急救知识普及率高达92%。英国的急救救护培训很早就成为中小学教育常规,2000年就发布了适用于中小学生急救教育培训的专业指南,更是在2014年对急救培训过程细节、培训后效果检查监督检验、校内校外培训组的人员组成、物质协调、经费管理等各方面作出了明确的细化规定。与德国一样,英国的红十字会组织圣约翰救护机构(St.John Ambulance),不仅对英国进行全民急救教育培训,也制定了分层的急救教育培训体系,特别是面向中小学生的急救培训课程体系。而我国受过急救培训的人比例甚至还不到1%,这一巨大的数字鸿沟反映了我国急救教育的落后,目前还存在不少短板。

首先,我国急救教育缺乏完善的法律支撑体系,目前尚无相关的法律规定中小学校或者企事业单位、公司等必须开展急救教育,缺乏相应的强制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开始实施的《民法总则》(现已废止)中一百八十四条明确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条救助者责任豁免规则,也被称作“好人法”,这为鼓励救助者实施急救迈出了重要一步,但在具体落实中,受“彭宇案”等影响,大多数人仍然有所顾虑,仍需要加强社会引导。其次,缺乏专门系统的中小学急救课程体系,基础教育阶段还尚未把急救课程纳入学科课程体系中。教育行政部门虽然出台了一些指导意见、指导手册等,但学校在落实的过程中还是各自为政,对急救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教育质量也参差不齐,多数学校的急救教育常以急救科普进校园、宣传讲座、现场演练等方式进行,虽有所助益,但没有一整套适合中小学的系统的急救教育课程,学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仍然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常常学完就忘。稍好一点的,将急救课作为选修课来进行,但也时常被其他学科课程占用。总体上,学校急救教育技能与实操开展不足,学生学习的急救知识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且系统性不足,学生在面对相关情景时的应对能力、熟练程度还不够。再者,学校的急救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急救队伍的建设仍需加强,校医、教师(尤其是体育教师)、管理人员乃至安保人员等都是急救队伍的重要一员,需要接受专门的急救教育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急救专业资格认证。学生对学校的急救任务参与度和熟悉度也不高,未能像德国学校一样,有专业的急救员队伍和执勤制度。另外,急救设施设备配备不足,目前多数学校校园急救站、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急救培训教室等未达到校园急救设施配备规范标准,无法达到每1000人应配备校园急救站1个,搭建急救培训教室1间的标准。

三 推进急救教育刻不容缓

生命需要珍视与呵护,开展急救教育是对生命的尊重,进一步推进急救教育任重道远。目前我国全民急救自救互救能力偏低,急救教育工作开展仍不乐观,迫切需要从以下这些方面努力: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可参照欧美发达国家急救教育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急救教育纳入相关法律法规,让急救教育的开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健全有关急救设备设施的标准规范,保证大型公共场所配备必要的急救设施,为急救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进一步健全急救免责制度,加强救助人的权益保障,提振公民信心,让专业急救员遇到危机的情况敢于出手,挽救生命。

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急救课程体系。依托医院、红十字会、急救中心(站)等专业人员、专家等制订阶段性、分层化的急救课程标准,将中小学急救教育课程编入必修课程,提升到与语文、数学等同等重要的地位,组织编写一套适合中小学生、大学生等不同社会群体的全国统一急救教材,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急救教育和培训。

健全校园急救管理制度。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行为特点,健全学校急救管理的校长责任制度、急救教育管理运行制度、突发情况处置应急预案等等。加强急救人员管理,配齐配足校医、具备急救资质的教师等等,建设一支由校医、具备急救资质的教师、学生志愿者或者急救社团成员组成的专业化急救队伍,定期开展急救培训和演练,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参与实践救援。

加强急救设施设备保障,设立急救教育专项资金,保障各项急救设施、演练基地和技能实训平台的建设与维护,增强急救培训、现场演练、专业人士授课等经费投入。推进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以及企事业单位按规定配备相关急救设施,学校按要求配备急救站等,并进行必要的督查考核。

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与当地医院、红十字会或者急救中心(站)等专业机构协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在学校、社区等开展急救知识宣传普及、培训指导作用,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进社区知识讲座、现场演练等活动,畅连学校、社区的院前急救与医院救治的衔接通道等,共同为生命救助架起绿色桥梁。

生命无常,但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应该时常有之。生命承载着一切热情与梦想,承载每个人生的无限可能,急救教育是捍卫生命的盔甲,为每一个生命承载的希望保驾护航,唯愿人人学急救,人人皆平安。(李 迅)

注1:本文刊发于《新课程评论》2023/09「名家」栏目。本文摘要、关键词与参考文献等详情见纸刊。

注2:本文作者为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考试命题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李迅。

责任编辑: 刘颖楠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加盟我们 | 会员中心 | 人员查询

运营机构:江苏中访文化新媒体中心   法律顾问:江苏六仁律师事务所 郭继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082号  苏ICP备17035845号-1

版权所有:新华访谈网   地 址: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313号  百度信誉认证主体识别码:BDV-530364954 网站可信认证联盟编号:603190110037519911274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811MA1UXYHY5E  广告审查员注册号:广审字(苏)H03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6077 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