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化的语言再现大儒风采——杜崇斌长篇小说《大儒张载》读后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孙伟峰    人气:     发布时间: 2023-05-09    

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言简意赅,掷地有声,被哲学家冯友兰尊为“横渠四句”,其作者正是北宋大思想家张载。

微信图片8.jpg

不久前,我收到了杜崇斌所著的长篇小说《大儒张载》,迫不及待地拜读起来,一连读了两遍。我很好奇,也很想知道,杜崇斌是如何用小说的写作手法将张载波澜壮阔又跌宕起伏的一生,描写得如此生动活泼又耐人寻味的。读了两遍后,我明白了,杜崇斌不是用文学去书写的,而是用满腔的生命热忱、炽热而至诚的情感去书写的。

读这本书,好像穿越到了政治开明、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的宋代,到了秦岭脚下、渭水南岸,到了钟灵毓秀、古朴端庄的横渠镇,和张载这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大哲学家展开了一场对话和交流,展开了一场思维的碰撞和哲思的激辩。

《大儒张载》观点鲜明,作者用如椽的巨笔,饱满的热情,讴歌了一代大儒张载波澜壮阔又跌宕起伏的一生,对其生平事迹、学术思想、教育思想和人格精神的描写,都是以史实为基础,从总体上来说,没有夸大歪曲,这是难能可贵的。

北大哲学系杨立华教授在其专著《宋明理学十五讲》中,对张载有一个很客观的评价:思学并进,德智日新。杜崇斌的这本书,很好地阐释了这个观点,无论是张载谒见范仲淹,还是参加科举考试,最后归家专心著书立说,他都不停地学习、思考,就像他的诗所写的那样:“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通读这部《大儒张载》,我感到杜崇斌将张载的这种精神,很鲜明地表达出来,难能可贵。

本书史料翔实,充分体现了历史小说写作中的使命责任与担当。杜崇斌在这本书的后记中曾写道,为了创作这本书,他曾多次到眉县、宜川、涪陵、长安等地调研,多次拜谒张载祠、张载墓和张载纪念馆,还采访过当地的张载研究专家和张载的后人等,对张载的多部著作进行了透彻的研究。与此同时,作者还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宋朝与西夏和辽国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正是在这些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基础上,才能真实地还原出那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且有着重大历史担当和责任担当的大儒张载,还原出他的大丈夫气节。

当然,杜崇斌对张载的研究还不完全体现在这些方面,在创作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杜崇斌还对张载的年谱进行了系统地研究,考证出了他不愿为官的三个理由:一是张载本身就无心仕途、淡泊名利;二是他要积累学问智慧,要遍读天下之书;三是甘为人梯,甘于奉献。可以说,没有扎实的功底,没有长期的积累,没有广泛阅读,没有实地考证,没有深入研究,是断然写不出如此丰满立体而又栩栩如生的张载来的。杜崇斌对张载的研究深入且广泛,一个好的作家,就应该走出书斋,这样才能创作出一个个好的作品来。

《大儒张载》语言诗化,使小说文本从有限的形象画面升华到无限的诗意情境,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息,蕴含着丰沛的哲理意味,这是这部小说让我看到的最大的亮点。它的语言很美,具有一种从有限的形象画面,升华到无限的思想、理念的升腾力,一种从具体的人物情节提高到普遍的意蕴、诗情的概括力,它既有生活的具体实感、美感,又有引人思索的丰厚、博大的思想内涵。作者精心提炼而创造出的独特形象、细节、特定氛围以及场景,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息,凝聚和蕴含着丰沛的哲理意味。

比如在第三章《那时花开》中描写张载与吴玉等人赏菊吟诗时,作者写道:“五个少年就这样一边赏菊,一边饮酒对诗。秋风轻拂着,红叶黄叶在他们身边飘零着,花园里菊花的幽香丝丝缕缕飘来,和着桌上的酒香,令这个秋日的午后显得那样清新,那样充满诗意,又是那样令人陶醉。”再比如在第八章《热血报国》中,作者写道:“张载吟着吟着,远远听到了渭河波涛汹涌的哗哗声。渭河到了,但见河水暴涨,浑浊的河水已经淹没了枯水季堤岸边暴露的沙丘和灌木,一河怒涛裹挟着泥沙,向东奔腾着……那汹涌的波浪声似乎应和着张载那雄浑的歌谣,为他壮行!”这样的描写,在这部小说中比比皆是,也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语言魅力。

微信图片7.jpg

小说到底是写给人看的,不是写给人听的,是视觉的语言,不是听觉的语言。这种诗化的语言,有着震撼心魄的激情,恰如其分的抒情,充满了诗的基调、韵致和醇味,是作家心灵同客观世界的契合与升华,给人以心灵的愉悦与美的享受。

杜崇斌通过艺术化的表现方式,塑造了生活化、平民化的张载形象,填补了国内对大思想家张载进行宏大文学书写的空白。读这部书,可以感受到张载熠熠生辉的思想光芒,也能重温北宋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可以说,这部小说是杜崇斌文学历程的一次重大尝试和挑战,也是一次非凡的跨越。

阅读《大儒张载》这部小说,就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美的再教育,一次文学创作的学习。我们有理由期待,杜崇斌能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用他如椽的巨笔,再为我们书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来。(孙伟峰) 

责任编辑: 欧青宇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加盟我们 | 会员中心 | 人员查询

运营机构:江苏中访文化新媒体中心   法律顾问:江苏六仁律师事务所 郭继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082号  苏ICP备17035845号-1

版权所有:新华访谈网   地 址: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313号  百度信誉认证主体识别码:BDV-530364954 网站可信认证联盟编号:603190110037519911274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811MA1UXYHY5E  广告审查员注册号:广审字(苏)H03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6077 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