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作曲家——王云之

来源:新华访谈网    作者:君洁    人气:     发布时间: 2025-09-18    

王云之,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国家一级作曲,首批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剧团团长、总政交响乐团团长。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军旅艺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中国歌剧研究会理事、中国老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电视音乐研究会特约理事、奥中文化教育协会常务理事。

中学时代曾在大连歌舞团业余民歌合唱团担任独唱及合唱团指挥,并进行歌曲创作等。

196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作曲系(同时被天津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录取)先后师从刘庄教授、吴祖强教授主修理论作曲等。毕业后作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中的佼佼者被选送到总政歌剧团。历任创作员、创作室主任、副团长、团长;1994年6月,总政交响乐团成立,兼任交响乐团团长。

主要作品及获奖情况

一. 参加大型歌剧创作的作品

《海霞》(1973年创作);

《杜鹃山》(1975年创作);

《峥嵘岁月》(1976创作);

《傲蕾·一兰》(1979年创作);

《同心结》(1980年创作);

《火红的木棉花》(1983年创作);

《两代风流》(1986年创作);

编配中国歌剧精选《民族的心声》(1990年组织排演,任艺术总监);

1991年总体设计、组织创作排演大型民族歌剧《党的女儿》,任艺术总监;

1996年组织创作、排演大型民族歌剧《芦花白·木棉红》任艺术总监。

获奖情况:

《傲蕾·一兰》获“国庆三十周年”全国歌剧汇演创作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播出,《解放军歌曲》《歌曲》出版选曲;

《杜鹃山》公演曾为朝鲜人民军艺术团演出;

《同心结》1981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成歌剧电影艺术片,国际台对朝鲜播出。“中国歌剧出版社”出版发行。《解放军歌曲》《歌曲》出版选曲。中央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播出;

《两代风流》被列入1991年出版的《中国现代音乐史纲》,“人民音乐出版社”,《当代抒情歌曲集》《歌曲》《解放军歌曲》均出版选曲;

《火红的木棉花》在1984年以优秀曲目参加“全国歌剧座谈会”演出,中央电台、电视台播出,“人民音乐出版社”,《歌曲》《解放军歌曲》均出版发行;

《党的女儿》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获“文华大奖”、“解放军文艺奖”;

《民族的心声》在歌剧界引起强烈反响。参加亚运会艺术节、20世纪华人艺术节演出及赴港、澳演出,大获成功;

大型歌剧《傲蕾·一兰》《同心结》《火红的木棉花》《两代风流》编入1988年出版的《中国歌剧故事集》、编入1992年出版的《中国现代音乐史纲》。

二. 为中、小型歌剧作曲的作品

《春兰打貉》(1976年创作);

《风雪边境》(1977年创作);

《山林路上》(1978年创作);

《攀枝花》(1980年创作);

《看新房》(1980年创作);

《八月桂花》(1980年创作);

《高原情暖》(1995年创作);

《沙海中秋》(1995年创作);

参加歌剧晚会《军营儿女》的创作、排演工作,任艺术总监;

《沙海中秋》获中国剧协,“1995年百优电视大赛一等奖”,同获优秀音乐作曲奖;

《军营儿女》之克里木参军获“文华新剧目奖”、“解放军文艺”奖。江泽民主席观看后亲切接见王云之团长并发表重要讲话。

三. 为电视连续剧、电视音乐剧、电视单本剧、电影、话剧作曲

(一) 电视连续剧

《高山下的花环》(1983年创作);

《今夜有暴风雪》(1984年创作);

《水浒之宋江》(1986年创作);

《太阳从这里升起》(1986年创作);

《李宗仁归来》(1986年创作);

《刘连仁》(1987年创作);

《千里跃进大别山》(1987年创作);

《港城风雨》(1988年创作);

《广厦情》(1988年创作);

《中流砥柱》(1991年创作);

《孔子》(1991年创作);

《昨晚流萤》(1992年创作);

《若男和她的儿女们》(1996年创作);

《彭总还乡》(1997年创作);

《开国领袖毛泽东》(1999年创作);

《长征》(2000年创作);

《孙子》(2001年创作)。

(二) 电视音乐剧

《晚霞里的惜别(彭德怀)》(1985年创作);

《芜湖,您好》(1985年创作)。

(三) 单本剧

《第46次手术》(1984年创作);

《泉水默默地流》(1985年创作);

《剧务》(1985年创作);

《根在淮水》(1987年创作);

《兰天,白云,草地》(1987年创作)。

(四) 电影、音乐剧、话剧

《正本清源》(1983年创作);

《哈尔滨》(1989年创作);

《一代英豪》(1981年创作);

《潇湘秋》(1986年创作);

《西城故事》(2005年创作)。

获奖情况

《高山下的花环》 1983年获第四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政府奖);获第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一等奖。此剧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多种报刊对音乐给予高度评价并出版选曲。

《今夜有暴风雪》1984年获第五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政府奖);获第三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一等奖;获建国以来首届优秀音乐作曲单项“飞天奖”(政府奖)。插曲《小草》获建国以来优秀歌曲评选金奖。此剧在国内、外放映引起强烈反响。多种报刊、杂志对音乐给予高度评价。舞蹈学校、师范学院等将音乐作为教材使用。

《水浒之宋江》1986年获第六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特别奖(政府奖)。

《太阳从这里升起》1987年获第七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

《刘连仁》1987年由“中国红十字会”选送参加保加利亚国际电视特别奖;1988年获山东省优秀电视剧奖。

《中流砥柱》是1991年为庆祝建党七十周年,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字,中共中央组织部主办并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10集电视系列片,并由“共产党杂志社”出版。由中宣部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党史教材发向全国各大单位。

《晚霞里的惜别(彭德怀)》1986年获山东省优秀音乐剧奖。

《正本清源》1987年获“星火科技”电影片创作一等奖。

《孔子》1992年获政府“五个一工程”奖、“飞天”特别奖,并获第十二届全国电视剧评选优秀音乐作曲单项“飞天奖”(政府奖)。音乐完美的塑造了“孔子”这一历史伟人,达到完整统一的和谐美,报刊、杂志等对音乐以高度评价。

《开国领袖毛泽东》获2001年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等。

《长征》获2003年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等6项大奖。

《孙子》获电视剧评选“五个一工程”奖。

《今夜有暴风雪》《水浒》《孔子》等电视连续剧均向世界许多国家发行。

四. 创作理念

音乐是有生命的风,她能掀起人们感情的狂澜,也能抚慰人们的心灵。人间的喜怒哀乐、冷暖悲凉,你都会在这生命之风里感受到她的魅力。

歌剧是综合性的艺术,但音乐是歌剧的灵魂,在歌剧中起着主导作用,必须有强烈的戏剧性和真挚的抒情性、感情的变化,并能推动戏剧冲突不断向前发展。歌剧的唱段是为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灵魂深处复杂情感的咏叹,要有浓郁的色彩、独特的性格、鲜明的形象、强烈的戏剧冲突。没有戏剧的咏叹调、悲喜跌宕的内心抒发,就称不上是真正的戏剧音乐。在创作歌剧《傲蕾·一兰》时,把人物的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结合起来,使人物的音乐戏剧化,戏剧的矛盾音乐化,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创作出《黑龙江畔的白玫瑰》《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精奇里流水滚滚的浪》及奥布库的多首唱段,不仅鲜明生动,而且充满戏剧性。把人物性格描写得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作为大学声乐教材使用。

在创作歌剧《同心结》时,主题曲“《同心结》”温馨亲切、抒情流畅,无畏中蕴含着平凡,坚毅中饱含着柔情。主题旋律舒展而开阔,深沉而坚毅,表达了中朝人民牢不可破的战斗友谊,并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创作:黄继光热爱祖国,对祖国无限忠诚,想念家乡,思念慈爱的母亲,感情质朴自然。他的唱段朴实生动,抒情与颂歌相结合,以挺身而出的英雄壮举将音乐推向高潮。如《站在这燃烧的小村庄》《抬头仰望夜黑的天》……朝鲜小姑娘朴顺姬勇敢善良,她的唱段情感真挚,悦耳流畅,令人潸然泪下,回味不尽。如《阿妈妮,你在哪里?》《我的家就在这小山村》《几番寻找都叫人失望》等。尤其一首核心抒情唱段《月亮啊,快快升起》歌词美,旋律美,深沉委婉、质朴自然、如泣如诉、感人至深,极致的美感,让聆听者欲罢不能,回味悠长。演出时掌声不断,它催落泪水,唤起神圣的情感,使观众在欣赏艺术之时,无形中得到启迪和陶冶,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与赞扬。后上级指示由八一厂将歌剧《同心结》拍成歌剧电影艺术片,并录制成光盘,全国发行。优秀动人的唱段经久传唱……前久看到王云之全部手写的配器原谱,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当时的彻夜不眠,记录了一个时代难以忘怀的音乐历史性记忆……

(歌剧《同心结》总谱手稿)

谱写歌剧需要作曲家对社会、对人生有着深刻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潜心学习研究中国戏曲、民间音乐和中外歌剧方能从思想到艺术具有驾驭大作品的坚实的艺术功力。因此,在创作大型歌剧《火红的木棉花》《同心结》《两代风流》中,调动和发挥了音乐的功力,将戏剧冲突向更深层次推进,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从而使歌剧中的人物命运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在多部大、中、小型歌剧创作中,刻意求新、大胆探索、严肃认真,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优秀动人的唱段。

关于影视音乐

王云之说:“音乐在影视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音乐不是附属品,不能脸谱化,要主动塑造人物形象。把抽象而具体的音乐画面化(看得见的音乐)和具体而形象的画面音乐化(听得出的画面),即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融为一体,是我们每个艺术创作者必备的基本功。我们不能把看电影、看电视剧只理解为看故事,也不能把听音乐会、听交响乐只单纯当成听音乐。上升到理论层面,应该形成一种新的审美意识。一个创作者的头脑里,在看“文字”和听“音乐”的两者中,永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丰富的想象力。也是每部电视剧完成之后,会产生一部音乐影视组曲的原因所在。”

王云之涉足影视音乐创作是从山东电视台《高山下的花环》开始的,从人物的命运出发,强化人物感情以推动剧情发展。音乐真挚、深沉、质朴、庄严,催落了人们不止的泪水,唤起了人们神圣的情感。

部分音乐已编辑制作成音乐影视组曲《高山下的花环》 (1.高山下的花环;2.边关 ;3.永远的英雄;4.沂蒙之子;5.倾诉;6.位卑未敢忘忧国)。

电视剧《今夜有暴风雪》那些从心里流出的音乐,将悲壮的史诗般的历史画卷,高度完美的统一在一起,成为我国电视剧史上一部极具艺术魅力的佳作。歌曲《小草》那如泣如诉的歌声与剧情交融,催人泪下,使人感到生活虽凄苦,但不是失望,是一种冰清玉洁般的情愫,令人潸然泪下。生活有严寒、有黑夜,但没有伤感、没有规避。埋不住的春意、顽强的生机、内心浇不灭的求生之火,由音乐明明白白的表达了出来。在全国电视剧评选中,获优秀音乐作曲单项“飞天奖”。以其凝炼、细腻、准确、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摘取了我国电视剧音乐作曲史上的第一块金牌。部分音乐已编辑制作成音乐影视交响音诗《今夜有暴风雪》 (1.北大荒的呼唤;2.青春岁月;3.小草;4.垦荒者—知青;5.恋)。

每部电视剧剧情不同、人物不同,因此都要有独特的视角、见解、风格和时代的旋律。

电视连续剧《孔子》是一部鸿篇巨作。编导难,音乐创作也难。当时山东台总导演滕敬德、张新建等一队人马从山东专程找到王云之请他再度出任作曲创作。但因题材的重大,王云之没敢轻易接下这创作,并向导演推荐了其他人选。但导演转了一圈后,又回到王云之身边,信任感动了作曲家。王云之接下后,一边进行歌剧创作,一边扎进北京图书馆。在对春秋政治文化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作曲家将“孔子”音乐大体划为:根据古谱整理、重新编配和根据春秋文化特征及剧情需要而创作的音乐。研究了孔子的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可以在“修身”、“为邻”及在国家政治上起很大作用;了解了孔子的美学思想,“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并精心研究了宗教音乐、巫乐、大武、韶乐、文王操……专程去曲阜进行实地考察。写了10多万字的心得,其中写到:“当一种艺术走过一段漫长道路,造就了自己的黄金时代之后,或另辟蹊径,期待柳暗花明;或是超过昨天,从早已逝去的古代文化中寻找再生的基因。”以此作为创作的指导思想,规定了四条创作原则:不搞不伦不类的东西,风格、形象要准确;不写主题歌,因为任何一首歌都不能代替“孔子”;要有现代人的意识;要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传统文化价值。

在对春秋政治文化全面了解、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从逝去的古代文化中找到了再生基因,进行了大胆创作。无论是片头的童声合唱,还是“韶乐”、“大武”、“女乐文马”、“日全食”、“子见南子”、“裙摆舞”、“郊祭”、“八佾舞”、“祈祷”、“蛇舞”、“尸女舞”、“子见老子”、“峡谷盟誓”……这些精彩之作,使许多专家、同行、观众看了《孔子》后,称其特有的音乐性与剧情高度融合,令人赞叹不已。专家及多家报刊杂志评价:这部作品加深了人们对孔子的了解,为世人了解研究古代音乐文化作出了贡献。在第十二届全国电视剧评选中,《孔子》再次以全票获得优秀音乐作曲单项“飞天奖”,摘取了我国电视剧音乐“飞天奖”又一块金牌。

部分音乐已编辑制作成《孔子》音乐影视组曲(一)(1.片头、片尾音乐;2.文王操;3.大武;4.小雅;5.八佾舞;6.引子与韶乐;7.孔子击磬与子见南子)。

《孔子》音乐影视组曲(二)(1.片头、片尾音乐;2.蛇舞;3.尸女舞;4.裙摆舞;5.郊祭;6.日全蚀;7.祈祷)。

电视剧《开国领袖毛泽东》,音乐与剧情的高度融合贴切,体现了我们的党和人民的丰功伟绩,展示了伟人胸怀。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起到轰动效应,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浪淘沙·北戴河》等到处传唱。

部分音乐已编辑制作成音乐影视组曲《开国领袖毛泽东》(1.晨曦;2.鱼水情;3.同舟;4.梦幻;5.战歌;6.蒋家王朝;7.浪淘沙·北戴河)。

2000年,中央电视台组成了强大阵容,拍摄电视剧《长征》,委托王云之为《长征》全部音乐作曲。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这一世代传承的长征精神不断激励着作曲家:以火热的情怀、一丝不苟的作风和驾驭大作品的艺术功力创作旋律、配器……历时三个月之久,成功的写完了厚厚的两大本总谱,并指导录制了由中国交响乐团演奏、演唱的近四个小时的母带音乐,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反响与共鸣。如:片头曲《七律·长征》那气壮山河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交响大合唱,气势宏伟磅礴,大有排山倒海之势,闪烁着革命英雄主义的光彩,展示了伟人胸怀,令人震撼!

《娄山关与飞跃》的独唱、合唱及其上述音乐主题的发展变化使用,个性化地塑造剧中人物音乐;激烈的战争场面音乐;紧张、平静、矛盾着的各类气氛音乐;剧中反面人物与其群体音乐形象,以及采用的江西赣南民歌“长歌”及赣南采茶音乐和四川、陕北等民间音乐素材来创作符合剧情发展的音乐形象等。运用的唢呐、琵琶及管弦乐演奏、合唱等手段不断演绎着具有民族风格的旋律,给人无尽的回味和遐想。

阿玉牺牲场面。主席听着老乡哭诉回忆,并让身边的战士唢呐吹奏此曲,如泣如诉,无不感动每位观众。主席双眼噙泪,悲愤感慨中赋诗一首……音乐是语言的尽头,精彩的音乐升华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剧情和人物感情。

《十送红军》这首源于江西赣南《长歌》的民歌,因剧情画面的需要,需改编《十送红军》。署名江西民歌的歌片经过王云之以多种形式(独唱、领唱、重唱、合唱及民乐、管弦乐等)调整结构、改编、配器、再创作,形成了一首新的完整的音乐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以崭新的音乐形象,使此民歌迅速走红,广为传唱。

音乐与剧情贴切融合,这些声画俱佳的艺术品,在首播多年之后仍在热播。

部分音乐已编辑制作成音乐影视交响组曲《长征》【(一)七律·长征;十送红军;红军出征歌 (二)嘱托与牵挂;征途;追逼堵截 (三)急行军·沙场;幻觉与渴望;憧憬 (四)娄山关与飞跃;送郎当红军;陕北情怀】。

其他已完成编辑制作的音乐影视组曲有:

《孙子》音乐影视组曲(一)(1.序曲;2.序·沙场;3.有女怀春;4.不见君子(琴歌);5.鱼嬉;6.君去何方;7.吴楚之战);

《孙子》音乐影视组曲(二)(1.序曲;2.望乡;3.吴越风情;4.吴女乐舞;5.思念;6.盼·凯旋;7.三不朽);

《孙子》中国交响乐团录音现场(三)。

《李宗仁归来》音乐影视选曲(1.游子;2.童年印象;3.乡情;4.等着我;5.岁月;6.霞光;7.归来);

《晚霞里的惜别(彭德怀)》组曲(1.无言的战友;2.将军的柔情;3.小花的微笑;4.马蹄卷风雷;5.惜别)。

总之,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全面的音乐理论修养和艺术造诣、娴熟的作曲技巧使王云之的作品旋律优美流畅、手法新颖,能把传统和现代的作曲技法融会贯通,并同新的审美意识相结合。无论宏观结构还是细部剧情发展都显示出一种严谨和特有的音乐性。王云之曾被音乐戏剧界评论为“具有深远影响的开拓性作曲家”。

王云之为中央电视台及地方电视台谱写开始曲、栏目音乐及台标音乐等。同时创作了合唱、重唱、独唱等艺术形式的声乐、器乐作品数百首。多首被编入《声乐教学库》《声乐基础训练》《单声部视唱教程》,并发表于多家刊物。以著名作曲家被列入《中国音乐年鉴》《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家辞典》《中国当代高级科技人才系列辞典》(文化名人篇)、《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等。

担任总政歌剧团领导期间在京内外,面向部队、社会演出:

1989年    组织全团在北京音乐厅演出“中外名曲”音乐会,任音乐总监;

组织全团参加八一晚会、十一晚会演出,演出后中央领导亲切接见;

1990年    多次率团下部队慰问演出;

1991年 总体设计、创作排演大型民族歌剧《党的女儿》任艺术总监;并率团赴多地及部队演出;

1992年3月    率团赴香港、澳门演出音乐会及歌剧片段精选等,任艺术总监;

1993年    率团参加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开幕式“中国歌剧片段”晚会,担任艺术总监;

1993年 率团赴各地演出歌剧《党的女儿》,12月赴福州等地演出,习首长和领导同志亲切接见,并做重要讲话;

1994年    总政歌剧团、总政歌舞团、总政交响乐团联合主办的“中国电影金曲音乐会”,任艺术总监;

1994年6月13日    总政交响乐团成立,兼任团长。组织交响乐团音乐会、大型活动排演及多种形式文艺演出,并任音乐统筹、艺术总监等;

1994年7月8日  组织歌剧《党的女儿》百场演出座谈会,中央军委总政各部门首长、文艺院团领导及专家参加,给予歌剧《党的女儿》创作、排演,前所未有的极高评价;

1994年9月    在总政主办的“国庆”45周年文艺晚会《祖国在我心中》担任总导演;

1995年春节    慰问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晚会任总导演;

1995年    总政治部主办的驻京陆海空三军部队歌咏大会《热血长城》担任总导演;

1995年    担任“傅庚辰作品音乐会”音乐统筹;

1995年    担任“郭淑珍学生音乐会”艺术总监;

1995年    担任“怡宁之夜”音乐会艺术总监;

1995年    组织总政交响乐团大型活动排演,担任艺术总监;

1995年8月    率团出访俄罗斯,任艺术团团长;

1996年    组织排演大型民族歌剧《芦花白·木棉红》任艺术总监;

1996年    《若男和她的儿女们》作曲、音乐总监。

1996年    在中国交响乐团社会音乐学院授课,讲授作曲、和声、音乐理论等。

2003年    创办音乐艺术培训学校,并从事作曲、和声、音乐理论教学等工作。潜心音乐教育,培养了国内外许多优秀人才,为音乐艺术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王云之在上海“党的女儿”演出记者招待会上讲话);

(王云之团长(左)与习首长(中)在一起)

(1992年1月,歌剧《党的女儿》演出后江首长等与演职人员合影。朱力部长(右一)、王云之团长(左一))

(赴福州演出歌剧《党的女儿》座谈会,彭丽媛(左一),王云之团长(左二),福州市有关领导(右一))

(王云之团长在赴港演出记者招待会上)

(王云之(左一)在自卫反击战法卡山前线指挥所);

(王云之团长率团在南海舰队深入生活);

(王云之团长率中国歌剧艺术团出访俄罗斯)

(王云之在国际青少年比赛中担任评委会主席)

自2024年开始,作曲家王云之先生将自己多年创作的部分音乐作品捐赠给全国多所艺术院校及院团,引起强烈反响!王云之先生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艺术家的深厚情怀与责任担当,被业界和公众誉为音乐界的“泰斗与巨匠”。

(母校中央音乐学院为作曲家王云之先生举行隆重的图书捐赠仪式,第一排左起:作曲系主任郝维亚、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柯扬、作曲家王云之、歌唱家李秀兰、图书馆馆长修子健、原副院长左因教授)

(中国音乐学院为作曲家王云之先生举行隆重的图书捐赠仪式,第一排左起:歌唱家李秀兰、作曲家王云之、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王小艺、教务处长图书馆长付晓东;第二排图书馆副馆长靳婕(左四)、声乐教授 孙淑香(右四)、中乐艺术中心 执行校长 张静(右三)、技术部主任 罗四红(右一))

(中国交响乐团艺术沙龙活动——“老艺术家讲团史”,第一排左起张天甫、詹西、王云之、李秀兰、李初建;第二排 党委书记 周宇(中)、副团长:尹波、林曦、廖燕茹,主持人:刘雨辰等 )

责任编辑: 梦屿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加盟我们 | 会员中心 | 人员查询

运营机构:江苏中访文化传媒中心   法律顾问:江苏六仁律师事务所 郭继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082号  苏ICP备17035845号-1

版权所有:《新华访谈网》编辑部   地 址: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北入口5-5号  百度信誉认证主体识别码:BDV-530364954 网站可信认证联盟编号:603190110037519911274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811MA1UXYHY5E  广告审查员注册号:广审字(苏)H03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6077 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