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然森访谈:从《野地里的荞麦》说起

来源:新华访谈网    作者:李 将    人气:     发布时间: 2024-07-01    

图片1.png

图:作家魏然森近照

编者语:近日,沂蒙作家魏然森携他的长篇自传体散文《野地里的荞麦》走进由临沂市作家协会、临沂市图书馆主办的“沂蒙作家会客厅”,接受了主持人武楠的访谈。

魏然森1966年出生于沂蒙山区沂水县,曾在部队服役十四年,毕业于辽宁文学院暨辽宁大学作家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会委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第二届副主席、临沂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沂水县作家协会主席、临沂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国家一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8部、长篇非虚构2部、长篇散文1部、散文随笔集3部,大型纪录片2部,大型舞台剧2部,以及其他各类作品10余部,总计30余部,600万字。曾获山东省第十一届文艺精品工程奖、首届全国浩然文学奖、山东省“沂蒙精神文学奖”、全国散文年会奖、沂蒙文艺奖等奖项二十余次。

此次走进“沂蒙作家会客厅”,魏然森的话题从《野地里的荞麦》说起,讲述了自己从事文学创作近四十年的艰辛探索、深切感悟、思想变化和未来计划。展现了他真实、真诚、真挚又执着热烈的文学人生。

图片2.png

图:作家魏然森与《沂蒙作家会客厅》主持人武楠在访谈现场

 楠:魏老师您好!很高兴您带着新书《野地里的荞麦》做客我们的沂蒙作家会客厅。《野地里的荞麦》是您的长篇自传体散文,是由北京日报出版社列入“当代作家作品精选.散文卷”在2024年正式出版发行的。全书七个章节除了自序中您对荞麦有所描写,其它内容并未涉及荞麦,而是用荞麦的不同形态做为每一章的标题,像“荞麦的根和幼苗”“荞麦的茎和绿叶”“荞麦的心和花朵”等等,用非常富有生命力的荞麦隐喻折射了自己的前半生。您也是历时三年完成的这部作品的,可以说下了很大的功夫。能不能跟我们聊一下您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心路历程?

 图片3.png

魏然森:有关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心路历程,我在这本书的《后记》中有过描述。在这里我也可以再说一下。

几年前,现在说应该是七八年以前,我曾想为我的老家石棚村写一本类似于《史记》那样的书,用散文的笔法,把一个村庄几百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出现的重要人物、形成的风俗民规,以及每个时代的变迁脉络,进行梳理和抒写。但是提纲列出来以后,却因为没有时间回老家深入采访,一直搁置着没有动笔。2019 年冬天,几位外地朋友在我老家相聚,说起我的人生经历,说起我想为村里写“史记”的事,他们很感兴趣,觉得这是一件大好事,值得去做。但是,却都建议我先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他们说你的经历其实就是一部一段时期的社会变迁史,同时也很励志,写出来给学生看,给学生的家长看,让他们从中得到启发和教益,这是比写几部小说更有意义的。我觉得很有道理,就接受了这一建议。

但是,这样一本书应该怎样写,那种从出生写起的自传对我来意义不大,对读者意义也不大,因为我们即不是天下尽知的名人,也非推动过历史进程的伟人,写一本流水帐似的自传,毫无意义。那么应该怎么写才是好的,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以后,我觉得载取人生经历中印象最深刻,能够体现自己在苦难、坎坷、打击、暴风骤雨中成长和蜕变的真实故事进行抒写应该是最好的,于是先在书名上丢弃“自传”的常用叫法,比如像《从文自传》《我的前半生》《我的人生路》之类的书名,而用隐喻的手法,起了现在这个书名:《野地里的荞麦》,并且先写了自序,然后才一个小故事一个小故事的列标题写大纲,大概用了两周时间吧,写完了五万多字的大纲,沉淀了一段时间以后,才正式进入了全书的写作。

其实写起来也很快,自己的经历吗,不用费尽心思虚构,也不考虑太多写作技巧方面的事,就像家乡的山泉那样,挖到了泉眼,泉水就非常自然地流淌出来了。

 楠:前面我们有提到魏老师的这部作品历时三年完成,任何一部优秀作品的问世都需要时间的孕育和创作者精心的打磨,可谓是千锤百炼!

魏然森:谈不上千锤百炼!但确实是历时三年完成的。因为我用四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初稿,又用了将近一年时间进行修改打磨。稿子交给出版社以后,又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和修改,前前后后真的是三年多时间。

 楠:其实犹如魏老师在书中所传递的精神内核——人和植物一样都是通过磨练生命的意志,造就坚强的性格,拼搏的精神和奋斗的勇气,才能让我们的生命迸发出更多精彩的乐章。

我有幸拜读了老师的这本书,也看过一些关于这本书的书评。书中其实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但是寥寥数笔就已经让读者身临其境走进您的故事,经历曲折、励志,其中内在蕴含的亲情又让人不自觉的动容甚至流泪。我想一部好的作品成功之妙就在于翻书的前几页已经深深的被吸引又有迫切想读下去的欲望,魏老师您是如何做到真情实感融入作品其中,让读者产生共情的呢?

图片4.png

图:2014年作家魏然森在沂水县诸葛镇挂职副镇长体验生活时在秀峪村留影

魏然森:我没有刻意为了感动读者而做什么。我能做的就是用自然朴实的笔法真实地反映我的人生经历,真实地抒写我的人生故事,真实地阐发我的人生感悟。这些年为什么非虚构的作品广受欢迎?比如新疆女作家李娟的散文,比如刘亮程的作品。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故事真实,来自于泥土;体验独到,阐发自内心;情感真挚,不娇揉造作。每个人的人生都在风雨中前行,也许所处的时代不同,也许遇到的问题千差万别,但是归结来就是磨难,就是坎坷,就是痛苦与成长,就是野地里的一棵荞麦。也正因为如此,每个人都需要倾诉和倾听。这种倾诉与倾听有时候是没有属于自己的那一方舞台的,也是无法一个人做到即倾诉也倾听的,所以只有通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来达到这种相互交融的双重作用。所以,抒写个人经历的非虚构作品,就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也容易产生共鸣、共震,从而感动和流泪。

前段时间我在微信视频上看到一个作家讲文学的价值,他说文学的价值在于她能够感动人,她能够在这种感动中培育人、感染人、净化人,从而使人完成一个全方面的成长。这种成长是一种纯理性的,是各种教诲所不能达到的。他还说,文学在这个过程当中用到的最重要的一个东西,或者说文学的技巧,归根结底就两个字:共情。作为作家也好,做为文学研究者或是文学教师也好,都应该用我们的共情能力,让文学能够和很多人共情。

他的话我觉得说得非常好,说到我心里去了。也是我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去做的。特别是《野地里的荞麦》这部作品,我更是在用“共情”这一不是技巧的技巧,来实现与天下所有“荞麦”的共情。

 楠:说到文章的“共情”,共鸣和共情是一部好作品的灵魂,其实很多文学形式都能在不同程度上给读者带来共情引起共鸣。魏老师从事文学创作大概有快四十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出版发表了很多部长篇小说、中篇小说,还有非虚构文学,以及随笔集、散文集、剧本集、纪录片等等。您的这些作品其实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共情性都很强,魏老师是如何在写作中逆转视角,让非虚构作品更加共情的呢?

魏然森:其实只要是文学,只要他表现的情感与思想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内心需求,就能够共情。咱比如说《白毛女》,她是改编自一个民间传说,但是她反映了那个时代穷苦大众受压迫、受剥削的苦难人生与觉醒,她就引起了共情。所以有的战士在看这部剧的时候悲愤不已,举枪就打黄世仁,整个把戏剧与现实混淆了。这就是共情。再比如看刘震云的小说《塔铺》《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等,你感觉不到是在看小说,只觉得他所写的生活就是你自己的生活,就是你所经历的现实。这就是共情。

那么为什么说我的非虚构作品,比我的其他作品更能引起共情呢?是因为真实的力量。《血红血热》也好,《乐群记》也好,《野地里的荞麦》也好,包括两部大型纪录片《永恒的记忆》《清曜四韵》。它们与虚构文学、戏剧文学拉开了距离,构建了读者与作者直接而平行的通道,所以更能引起共情。

 楠:从时间线上来看,您的创作大概是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7年—2003年,以乡土文学为主的《浮尘》《白妖》《四门洞》《沧浪村庄》《小生赵子玄》《六月七月》这几部作品;第二个阶段2004年至2011年,以城市生活为主的《中年李逹的婚姻生活》《越位》《错位》;第三个阶段是2011年至今,以红色题材为主,像《血红血热》《白雪英祭》《乐群记》《永恒的记忆》《清曜四韵》等等。对您来说创作的这几个阶段都弥足珍贵和重要,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不同的创作阶段您内心的一些波澜?

图片5.png

魏然森:我对于创作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全心全意的,竭力而为的。你比如说第一阶段的乡土文学,准确地说应该是农村题材写作,那是基于我的早期人生经历和家族历史,不写不快才写的。第二阶段是人生的中期经历和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与认知,是出于对现实生活的发掘与纪录来创作的。第三个阶段是我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以后,反观红色文化,有了重新认识与理解以后创作的。三个阶段各有特色,三个阶段各有千秋,但都饱含真诚与真情。

 楠:其实说到第三个阶段魏老师的创作主要集中在红色题材作品《白雪英雄祭》《血红血热》《乐群记》,纪录片《永恒的记忆》,大型非虚构舞台剧《红石崮》,京剧《风雪杨柳泉》《月留泉》,电影剧本《红柿子》《功劳》,歌曲《永恒的记忆》等等,是有什么样的契机推动您这个阶段专注红色题材文学创作的呢?

 微信6.jpg

 7.png

魏然森:阶段性的来看,我是觉得在现在这个时间段,进行红色文学创作更有意义才创作的。但也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赶到这儿了。比如说《白雪英雄祭》,2010年的时候东北有位喜爱影视的朋友约我写一部九一八事变后,山东人在东北自发抗日的电视剧,而且先预付了一笔稿费,我正好在东北当过兵,有过山东人在东北抗日的一些素材积累,这样水到渠成,也就应邀前去采访,然后历时四年,剧本出来了,小说也出来了。小说被列入2012年山东省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工程,还获得了山东省第十一届文艺精品工程奖。《血红血热》本是一位老革命家的后代去沂水,建议当地作家写一写他父亲在对崮山战役中壮烈牺牲的故事的,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我经过大量采访以后,发现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抒写,有太多不为人知的红色人物需要呈现,于是就把原本打算写一篇小文章的想法,改成了写一本书,于是就有了《血红血热》。反映当代沂蒙精神的《乐群记》是书里的主人公唐乐群先生的学生王守琨先生想给他的恩师做一部纪录片,他先找到了时任沂水县档案局的徐兆利局长,徐局长又找到了我,于是就有了纪录片《清曜四韵》,然后又有了长篇非虚构文学《乐群记》。包括大型纪录片《永恒的记忆》,与我市著名戏剧编剧、导演薛岩先生合作的大型非虚构舞台剧《红石崮》,也都是机缘促成,才进行创作的。

图片8.png

图:大型非虚构舞台剧《红石崮》第一幕《初心红日》剧照

当然,在创作这些作品的时候,我也一次次受到红色文化的洗礼,思想境界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于红色文化、沂蒙精神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加深,同时也觉得红色文学的创作对当下时代来说,意义非常重大。我有责任和义务,发挥自己有限的能力,多写一些红色文学作品奉献给社会,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楠:我们有留意到魏老师的创作形式除了小说和散文,在影视文学剧本、戏曲、话剧以及纪录片都有涉猎,像电影剧本《红柿子》《天堂有你更美丽》《平民法官》,电视剧《大公社》,京剧《风雪杨柳泉》,大型纪录片《永恒的记忆》。您和著名戏剧编剧、导演薛岩先生合作的大型舞台剧《红石崮》,也是从沂水走到临沂,还三次受邀去了济南,在深圳文博会艺术节也是进行了两天的展演备受好评。从2022年至今这个剧目总共演出了大概60余场,今年9月还将受邀去北京演出。可以说影响力已经扩展到了全国。魏老师的创作是比较多元化的,也给了您更多释放情感表达自我的空间。沂蒙是红色的沃土,您作为地地道道的临沂人,只有理解沂蒙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对沂蒙精神深切感悟,才能创作出这样一部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优秀剧目,据说演出过程观众朋友的反响也非常强烈,能不能和我们具体分享一下?

图片9.png

图:大型舞台剧《红石崮》作品研讨会专家与汪职员合影

 图片10.png

图:大型舞台剧《红石崮》作品研讨会

魏然森:没有对红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沂蒙精神的深切感悟,就无法投入真挚而深厚的情感进行创作。投入不了真挚而深厚的情感创作该剧,也就无法感动观众。可以说是编剧、导演、演员的真情拉动了观众的真情,才有了非常好的演出效果。

在沂水演出的时候,有很多来自基层的党员干部在观看该剧后泪流满面,他们不会使用一些华丽的词语表达自己的心情,只说太好了太好了,这样的戏就应该多演。沂水半亩方塘城市书房的经理李辉女士,在看完该剧后给我发了一封长长的微信,她说:观看大型话剧《红石崮》,看得我热泪盈眶,感慨万千。我想作为编剧,为了还原历史真实,您这期间得走访了多少百姓,搜集了多少相关的历史资料,才写出这么好的剧本来的……由衷地向您表达深深的敬意!如今,沂蒙儿女的故事仍被久久传唱,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更是历久弥新,焕发出新的光芒。作为沂蒙的女儿,我发个大愿,我要做新时代的沂蒙红嫂,做好女性的每一个角色,做一个好女儿、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以及社会角色……舍弃小我,活出大我,做最好的自己,更好的利他、利社会,活出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图片11.png

图:《红石崮》在深圳文博会艺术节上演出剧照

在深圳演出的时候,有个八九岁的小男孩看完该剧后跑到舞台前,向着谢幕的全体演职员敬了一个军礼。有一位企业老板,手捧一束鲜花跑上舞台,郑重地献给了剧中的爷爷扮演者刘立龙,然后和我们一起合影留念。当时还有一些级别很高的离退休老领导悄悄观看了该剧,他们没有通知服务部门,不给剧组添麻烦,看的时候不时地用纸巾擦眼睛。一位00后的年青人在看完该剧后跟我谈感受,他说:“这个剧的演员没有名星,但是,他们的表演朴实无华,深刻到位,不比名星差。而且他们所传导的沂蒙精神,是我们年轻一代需要深入了解、理解、传承的。所以,我在看了这个剧之后,感觉他们比明星还要高大。”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则说:“在看这部剧的过程中,我多次流泪,我觉得沂蒙人民真是了不起,每个演员身上都透着感人至深的红色文化气息。”

图片12.png

图:在深圳演出时,企业老总向《红石崮》主演献花

这些观众的表达,都是真实情感的真实表露。那么这种真实的情感表露怎么来的?是编剧、导演、演员融入到剧中的真实情感引发而来的。

 楠:我们常说文艺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您是怎样看待像《红石崮》这样的优秀剧目,如何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的呢?

魏然森:在咱们中国,国家是人民的,政权是人民的,执政者是船,人民就是水。执政者是舵手,人民就是航母。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是与人民息息相关的。你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创作,只有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只有表达人民的思想感情,才能够立得住脚,也才能经得起检验,也才能受欢迎。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创造的,沂蒙精神也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创造的。理解了这些,文艺自然就会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创作,自然就会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这不是唱高调,这是作为一名党员作家,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的真实表露。

 楠:记得二十几年前魏老师曾为自己的书房写过一篇散文《静心斋记》,我印象特别深刻。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汉书》出“静言”,外巧内嫉,谕宦途多狡诈;然森得‘静心’平浮去躁,求作文有佳境。俗世喧喧,树欲静风不止;人妖混混,子求正何其难。然德馨必心静,有大境则如佛。岂不知君子之谓君子,异于小人;圣人之谓圣人,凌于俗世。予辈小可,大境安求?君子圣人,岂敢妄类!唯谒心趋静,苦作文章。不慕仕宦显赫,不苟鸿儒往来,笔为布衣而操,尽述白云苍狗。”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段文字,透过这段精致洗练的文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超脱、冷静又淡然的魏老师。今天再来回溯这段文字,魏老师能不能和我们聊聊您现在的感受?

魏然森:前段时间我利用老家的旧房子建了一座小小的书院,书院里做了一个简易的亭子,我请书法家杨少涛先生题了个扁额,“静心亭”。杨先生同时还给这个亭子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趣真不涉俗。下联是:心静自得天。我从当年把用稿费买了个60来平方米的小房子命名为“静心斋”,到今天把在老家做一个简易的小亭子命名“静心亭”,这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中国文人要表达一种内心的理想与追求。而“趣真不涉俗,心静自得天”,是一种哲学。我在理想与哲学之间进行精神世界的构建,做不到完全超凡脱俗,也做不到绝对平心静气,但是一直在追求这种境界的路上没有停止脚步。27年前写《静心斋记》的时候我32岁,今天回看这篇文章我已经59岁。一个32岁的青年与一个59岁的老者进行对话,前者问后者,文中所写你做到了吗?后者说惭愧,我没有完全做到,但比写这篇文章时肯定进步多了。

中国的文人在精神世界的构建方面,有很深的理想主义色彩,也为此创造了很多经典成语,比如“淡泊名利”“超然物外”“一片冰心”“宁静致远”“虚无恬淡”“视金钱如粪土”“不为五斗米折腰”等等。但要完全做到,却不是说一说就行的,需要岁月的经久磨砺与修正。人在年轻的时候会很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所以极想用一些理想化的东西装扮自己,给自己立一个理想中的人设。但是老了,有些外在的装扮才有可能变为内在的真正修为。

 楠:记得屈原《离骚》里有这样一句“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这里的“内美”其实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格之美,真诚之美。这是我们能在魏老师的作品中感受到的一种非常真诚的人格魅力和修为,我想这也是我们沂蒙人精神品格的一种体现方式了。著名作家陈忠实曾经说过“作家生命的意义就是创作”,魏老师虽然已经年届耳顺之年,可能体力精力不再像年轻时那般充沛,但您是一个视文学如生命的人,应该不会安于生活的平常享受,您接下来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能否和我们的读者朋友分享一下?

魏然森:我从开始学习文学创作到现在,虽然写得不好,但也出版发表了几十部作品。今年我又出版了三本书,一本长篇散文,也就是《野地里的荞麦》,一本随笔集和一本电影剧本集。有位很有名气的作家在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跟我说:“你已经是国家一级作家了,再出书也没什么大用处了,现在出书又这么难,你还热衷于这个干什么呢,这么大年龄了,快退休了,胫椎病又那么严重,赶紧好好休息休息,享受一下生活吧,别太为难自己。”从朋友间的关心角度,这位朋友的话没问题,说得也很实在,很实际,我很感谢他。但对我来说,我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评职称,是一生的理想追求,还有责任和义务。所以,生命不止,创作是不会停歇的。目前的创作计划起码有三部作品,一部是大型历史题材话剧《纪王崮》,这是沂水县委县政府2024年的重点文艺工程,由我担纲编剧,薛岩先生担任总导演,年底将搬上舞台。眼下剧本已经完稿,很快就将排练。还有一部是长篇小说《顺天河》,这是山东省作家协会2022年的重点深入生活作品,已经两年多了,因为创作《红石崮》和《纪王崮》,这部小说只写了大纲,还没来得及正式创作,今明两年必须完成。另外一部就是多年前就曾设想创作的《石棚记》,前面说过,这是一部给我们村写得“史记”,也是一部非虚构作品。我希望这三部作品不是我的文学终结,而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让创作真正与生命同在。

 图片13.png

图:临沂市作家协会主席张岚、临沂市图书馆馆长诸葛祥途等人在《沂蒙作家会客厅》录制现场与作家魏然森、主持人武楠合影

武  楠: 我们感动于魏老师的文字,折服于魏老师的品格,我想文学创作之路并非坦途,充满了荆棘和挑战,是文字对身心的一种涅槃的历练,但唯有爱与坚持能让我们的创作者甘之如饴!感谢魏老师的分享,也期待您的艺术之树常青,坚持初心追求卓越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犒劳我们的读者,为文学事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魏然森:谢 谢。


责任编辑: 李将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加盟我们 | 会员中心 | 人员查询

运营机构:淮安市中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江苏六仁律师事务所 郭继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082号  苏ICP备17035845号-1

版权所有:新华访谈网   地 址: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北入口5-5号  百度信誉认证主体识别码:BDV-530364954 网站可信认证联盟编号:603190110037519911274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811MA1UXYHY5E  广告审查员注册号:广审字(苏)H03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6077 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