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行政审批科防疫便民两手抓
3月27日上午,家住西城街道通童宅村的村民童华收到了一个快递,打开一看,是一本崭新的户口本。“现在办事真是太方便了,我前几天发现家里的户口本找不着了,就在浙江政务网上提交了补办户口本的申请,没想到第二天永康市公安局行政审批科的工作人员就把新户口本给我寄到家里来了。”
2月3日,在永康务工的江西省万年县苏桥乡夹罗村的吴舜邦和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的黄桥先因身份证丢失,既不能购买车票回家,也无法到旅馆住宿,他们找到永康市行政服务中心求助。在行政服务中心门口接待群众的公安窗口的民警得知后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告诉他们因疫情输入防控需要,高铁停运,高速封道,不能回去。为解决他们在永康没有身份证不能住宿的问题,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关户籍材料。因为两人没有戴口罩,是否和疫区人员有接触情况也不清楚,民警在记下他们的姓名等相关信息后让他们在门口等候,民警跑上二楼为他们出具了相关户籍材料后又跑下楼把户籍材料送到他们手上。并叮嘱他们找一个旅馆住下,不要乱跑。二人对民警不到五分钟就为他们办好事项十分满意,表示一定配合永康相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月6日,贵州省剑河县芩松镇张往村村民张五选因为没钱购买车票到救助站要求帮助,救助站要求其提供身份证明,因为身份证丢失,他又到行政服务中心求助。因为没有文化,说话又带有严重的口音,民警耐心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询问核对,问清了他的情况,很快为他提供了相关材料,见张五选没有戴口罩,又送了几个口罩给他使用。
这是永康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务群众两手抓的几个镜头。
永康市公安局行政审批科窗口办理户籍、身份证,护照、港澳通行证等业务,每天前来办事办证的群众都在300人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窗口负责人高度重视,从年初三就开始上班, 每天对工作人员进行防护知识培训,学习上级相关文件和要求,分发口罩、手套、额温枪和各类消毒液做好消毒和防护工作。为配合疫情调查,1月24日立即展开对1月份以来到窗口办理过业务的群众进行排摸。共排查出湖北籍或长期在湖北工作生活的永康人8名,对以上人员一一打电话回访,询问是否离开过永康或者刚从湖北回来。确认2人已返回武汉,6人在永康。联系6人所在社区对6名在永人员一日二次体温检测,通知各相关派出所关注上述人员的体温情况,落实石柱和花街派出所三名与上述群众有接触的辅警进行隔离观察。2月1日,又开展对温州、台州来窗口办事的群众排查,排查出1月20日以来到户籍窗口办事的温州、台州群众5名。也都落实了电话联系,两人均为去过温州、台州。其他三人体温正常,排除了隐患。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为了方便群众,在永康公安、永康治安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媒体发布公告,公布公安窗口和各派出所联系电话,对因治病、保险、上学、出国、身份证遗失等急需办证的群众在电话预约、门卫处登记和戴口罩的前提下单独办理,既方便了群众,又确保场所不发生交叉感染和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1月28日以来回答群众电话咨询1500多人次。
为了方便线下群众足不出户办理业务,公安综合窗口和永康市各医院、医保局、社保局、乡下各派出所推出出生一件事、注销一件事和互联网申报事项。群众可以通过手机进入浙里办APP申报业务,窗口在办完之后直接通过邮寄方式寄给群众,群众在家就可以收到一本崭新的户口本;需要给孩子上户口的群众可以直接通过在医院期间上传户口申报事项,直接一条龙办理出生申报、医疗保险的业务。既避免了出门,又不影响办事进度。
2月17日开始,永康市公安局行政审批科窗口全面开放窗口业务办理。办理过程中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将服务前移方便群众,并采用预约方式办理业务。为了避免群众在窗口扎堆聚集,该科在行政服务中心门口安排专人维护现场秩序和人群分流工作,用警戒线控制排队距离。电话预约的群众可在门口签到后优先上楼办理,现场预约的群众在窗口空的情况下按顺序依次进入,每个窗口只接待一位群众,避免窗口造成排队拥挤。在每位群众离开之后办事人员及时用消毒水对窗口、指纹仪擦拭消毒。确保防疫工作万无一失。
截至3月26日,该窗口总共接待了电话咨询2500起,网上办理文化程度变更,婚姻状况变更,出生申报,身份证挂失等2000多人次,现场办理了户籍业务3000多人次,受到群众好评。(陈永柯 诗涵)
【编辑:黄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