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殿利:“眼见为实”的活雷锋

来源:新华访谈网    作者:尹 超    人气:     发布时间: 2019-07-22    

新华访谈网大连讯  赵殿利是大连车务段瓦房店站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如枕木一般朴实,如砟石一样无华,他用自己常年如一的敬业奉献、责任担当诠释着如何当一名共产党员。

2012年2月,车站成立保洁服务队,面对老、弱、病的班组人员,赵殿利勇敢挑起了这个重担,一干就是七年。

2013年他获路局 “春运十大标兵”称号,2014年获路局“先进生产者”称号,2015年获得路局十大“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火车头奖章”,2016年全路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沈阳局集团公司先进生产者,2018年大连车务段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

赵殿利出生在瓦房店的一个偏僻乡村,兄弟姊妹5个,只有他一人当兵复员后来铁路当工人,多年来,除了照顾自己父母外,还对自己的岳母照顾多年。

赵殿利是个热心人,也是被大家最为认可的“好人”,无论谁家有困难,赵殿利没有不帮忙的。

保洁工作看似简单平常,但在人流众多的候车室、售票厅干保洁,始终保持窗明地净、物见本色,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旅客把痰吐到了白钢垃圾桶上,有的旅客甚至把大便便到了蹲便外侧,个别保洁员由于实在受不了,连饭都吃不下。为了把保洁工作做好,给旅客提供一个温馨的出行环境,他和大家一起研究,怎么才能把保洁工作干好,大家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他带头认真落实“一扫、二擦、三净、四拖”作业流程,特别是盯住卫生间、垃圾桶等关键地方,做到巡视不间断,检查不间断,清扫不间断。为了解决拖地后地面存水多的问题,他就带头用手把拖布拧干,夏天还好,到了冬天凉水冰冷,他就戴上手套拧拖布,解决了拖地后有脚印的问题。候车室玻璃窗最高处距离地面十几米高,班组里都是老同志,腿脚不便,有的还有恐高症,高空擦玻璃赵殿利就全包下了,每次擦玻璃,他都是站在最高处,虽然自己也是50多岁人了,但他想,自己是班长,班组里就自己身体还行,这活自己不干谁干。

今年5月份以来,车站开展党内突击奉献活动,集中整治车站职场卫生,赵殿利带领着他的保洁服务队全力冲在一线,为改善车站环境贡献力量。

整治地下通道,他拿着高压水枪反复冲洗台阶;整治站台白线,他拿着拖布反复拖蹭;整治候车室卫生间,他更是不怕脏污,带头抹……经常一干就是一天,50多岁的他总是那么有干劲儿,从不言累。他的真诚,他的朴实,他的付出,影响和带动了大家,工作都争着干,抢着干,经常遇到乘车的旅客感慨车站环境卫生变化太大了。

2019年6月15日,一位90多岁的老人从北京坐车回来,赵殿利接到旅客电话后,早早来到车站准备好轮椅,在列车停靠站台后,主动搀扶着老人家坐到轮椅上,并且和其家属一起将老人家送到住的宾馆,他的家属说:“这么多年,一直是您来接送老人,谢谢您!”赵殿利回答道:“没事没事,应该的!”

赵殿利有个重点旅客笔记本,上面记满了旅客的电话,每个电话后面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普兰店市莲山乡沙包村有个叫毕晓秋的姑娘,亲切称赵殿利为赵叔叔,她和赵殿利认识已经有7年多了,这7年里,赵殿利如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不知接送她多少次了。

晓秋7岁时候因摔伤造成左腿重症残疾,每年都要到北京去5、6次治疗,她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还有一个上学的妹妹,经济条件很不好,到北京治病都是舅舅帮助联系。

2012年4月,晓秋父母送她到车站去北京,赵殿利帮助把晓秋送到列车上,当了解到女孩的情况,他把自己的电话给了晓秋,告诉她,“以后不论去北京还是从北京回来,我来接送你吧。”为了这一句轻轻的承诺,赵殿利说到做到,不知付出多少辛苦。每次晓秋去北京,她的父母把她送上村里到瓦房店的汽车,赵殿利都推着轮椅到汽车站把晓秋接到候车室,再送到火车上;每次晓秋从北京回瓦房店,赵殿利都把她从火车上接下来,再用轮椅把她送到汽车站。有时候去北京,赵殿利还为晓秋买些水果、饮料带到车上,回来的时候他经常给晓秋打辆出租车送回家。

 有一年夏天,晓秋去北京,赵殿利感觉到她思想情绪不对劲,就开导她做她思想工作,看到她身上穿的衣服都过季了,就到市场给她买了件夏天衣服,晓秋看到赵殿利为她服务忙得一身汗,哭泣地说:“赵叔叔,我们无亲无故,你都能这样帮助我,我有什么想不开呢?”每年春节,晓秋的第一个拜年电话一定是打给赵殿利的,这个电话蕴含着人间最美好、最朴实的真情。

2018年5月份,车站有了高站台后,到二站台只能下楼梯走地下通道再上楼梯到二站台,因为没有电梯,如果有坐轮椅的旅客到二站台乘车,只能靠人一起抬过去。这种情况下,赵殿利但凡知道了二站台有重点旅客,他几乎都亲自到场,不管是抬还是背、或者是搀扶,为的就是旅客平安出行。高站台修建好后,服务重点旅客500余次。

小区里有个老王头自己一个人生活,儿女都在外地,赵殿利知道老人孤单,就经常到老人家走走,陪老人唠唠嗑,看看老人有什么困难,老人去世时家人都不在身边,赵殿利得知后立即赶到老人家中,给老人穿上送老衣服,并给老人剃头洗脸美容,让老人安详离开,等老人儿女赶回来时,看到赵殿利忙前忙后,在赵殿利面前长跪不起,给了赵殿利最大的“孝子礼”,儿女没做到的事,赵殿利做到了。

为了把服务工作做好,赵殿利和班组同志们一起学习,研究怎么提高服务水平,他们总结推出了“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多走一遍”的“三多”工作法、“一问、二扶、三引导”的全程跟踪服务法、重点旅客“购票、进站、上车”爱心接力服务法,用真心、爱心、实心为旅客提供旅行服务。他们在候车室公布班组“乘车旅客的向导、购票旅客的参谋、重点旅客的帮手、出行旅客的朋友”服务承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服务社会大众。

保洁服务队中有名职工叫孙万峰,他身体不好,多年来,赵殿利总是主动去他家帮着换罐,车站发米面防暑降温饮品等大件东西,赵殿利总是主动给送回家。有时候,看到他身体不适,他就主动帮助他作业,让他多休息,赵殿利对于孙万峰的帮助,孙万峰感激不尽。

几年来,赵殿利收到锦旗30多面,收到表扬信、微博微信表扬100多次,但大家都知道,他为旅客做了多少好事是数也数不清,因为他和同志们都已经习惯于为旅客服务,旅客也习惯于接受他们服务了。

赵殿利,一名瓦房店市慈善总会下快乐义工大队中的一名义工,只要有时间,他就去参与义工大队的慈善活动。4月份,他去到敬老院帮助老人剪头发,陪老人唠唠嗑,力所能及的为敬老院出些力,6月份,又有一次去敬老院献爱心的活动,可赶上赵殿利在车站忙,他便主动捐了些款,用来为老人买些日用品。

瓦房店电视台在“文明的感动”节目中播出了赵殿利为民服务的事迹,他的名字也越来越被旅客所熟知。“耳听为虚,眼看为实”,有的人不相信就亲自到车站看看,电视里讲的是不是真的。有位旅客亲眼见到赵殿利背着一位老人上车,老人小便失禁浇了他一身,家属都已经非常不好意思了,他却没有丝毫介意,这位旅客逢人便说:“赵殿利,活雷锋,好样的”。(图文来源:李言茹  杨小锋  审稿:王 峰

责任编辑: 文乐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加盟我们 | 会员中心 | 人员查询

运营机构:江苏中访文化新媒体中心   法律顾问:江苏六仁律师事务所 郭继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082号  苏ICP备17035845号-1

版权所有:新华访谈网   地 址: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313号  百度信誉认证主体识别码:BDV-530364954 网站可信认证联盟编号:603190110037519911274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811MA1UXYHY5E  广告审查员注册号:广审字(苏)H03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6077 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