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混装着1.76万吨汽柴油的“昆仑油202”在中石油东北销售三江口油库顺利完成卸载,双品种优配优载“班轮制”的实行,助力油库中转上量迈上快车道。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三江口油库实现油品中转量同比大幅增加33.73万吨,创下建库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
东北销售三江口油库坐落于扬子江畔,地理位置优越,通江达海。东北销售借助长江黄金水道开展“海进江”业务,串联起长江经济带地区的“五省一市”,每年成品油吞吐量超过 1000万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江运量和船舶运行规模较大,全流程管控存在一定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油库中转上量的进程。
今年以来,东北销售将提升资产型油库中转量作为建设一流油库的重要抓手,重点在推进三江口油库中转上量方面持续发力。在一线生产及项目攻坚现场,组织全员参与“我能为中转上量做什么”大讨论,营造出奋勇争先、攻坚克难的浓厚氛围。同时,深度融合“五型”班组建设和阿米巴经营管理理念,创新推行“网格化承包”模式,把中转上量目标层层分解到班组、岗位,确保全员发力、协同增效。此外,还编制精细化的油库工作指导手册,打造出实用的“油库管理说明书”。
在进库资源和船舶运力方面,东北销售与海运公司积极协调,做好江海联动统筹工作。从2月1日起,根据三江口油库的作业动态和库存预计,实现2.8万吨级海船“昆仑油2”系列班轮优化配载。通过优化运行机制,对码头泊位使用效率进行测时写实并建立优化模型,创新实施海船班轮制与优配优载模式,有效压缩海船非作业时间,保障整体运行效率的持续提升和稳中有增。上半年,累计增加双泊位发运时间约1400个小时,中转能力提升约4.5万吨。
以前,油品进、销、存各环节计量均采用人工计量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计量时间长,而且数据溯源较差,易产生计量纠纷,影响中转效率。东北销售以南京三江口油库为试点,组建技术攻关团队,通过制定并动态优化实施方案、进行超1200组数据比对、更新设备接口、升级系统等一系列举措,于3月份成功打通油品全流程自动计量,并在6月实现稳定单轨运行,在数据自动采集、传输、计算及报表生成方面,每航次压缩计量时间近50%。(杨 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