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出入古今 融合南北 - 郭列平的书法艺术解读

来源:新华访谈网    作者:管峻    人气:     发布时间: 2018-06-27    

我与列平兄既是同乡又是同道,虽不常相聚,然一见如故。初次见到其作品是在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览中,属于纯正的米南宫一路,颇隽灵;见其人与其作品甚吻合,多具江浙文人秀逸之气。与之交谈,又觉其宽怀与细腻具备,尤其于书法之一片倾心更令人感动不已。    

江苏是书法大省,名家如林,盐阜地区虽为革命老区,有志者不乏其人,然终因见识困难、交流不畅等原因而进步维艰。列平兄是少数几位能在这个地区突破出来的佼佼者。

我相信一个人能否写好字,与他的学历无关,与他的地位无关,与他的经济状况无关,但与他的周围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记得年少时,一年看不到一个展览会,即便有展览也是县内组织的小型作品展,印刷品亦见到甚少,虽然改革开放这么多年艺术氛围有所改变,但还远远不能满足书法爱好者的愿望。由于种种原因,请进来仍是比较困难的事,于是走出去也就是求学的唯一出路。正因为此,列平常常利用闲暇假日走金陵、赴姑苏、闯西北。更可贵的是,为了创作,他北上京华,一去便是数年,寻师访友,结交贤人志士,广泛吸收大家的经验。列平兄还以其惊人的毅力,考入北京中央美院、首都师大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等艺术名校,师从启功、欧阳中石、王镛、杜滋龄等当代书法大家,坚持不懈地继承优秀传统,并不断使之与自己的思想、艺术语言相交融,解放思想,开拓眼界,实事求是地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展望未来。长时间地读书走路,不断地探索和深邃地思考,列平在艺术创作风格上的出入古今,融合南北,早已显示出他非凡的创作实力和发展潜力。

聪明人与愚笨人的最大区别在于发现自己、开发自己的认识能力上。聪明的人一旦走上了轨道,就会像坐标一样,迅速地旋转,很快上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把自己的智力像考古一样一下子向前推进了“数千年”。

列平兄显然是聪明人,他不被时下浮躁不安的怪诞书风所侵袭,时刻在研磨经典,把握当代。他并不急于找到自我,而是在为长久之后的自我添加枝叶。在他看来,这个自我是否枝繁叶茂,是否能成为参天大树,全在于现在的积累。帖也好,碑亦罢,只要是传统的,全部是他吸猎的范围,精致的尺幅小品,豪迈的丈二巨制,皆能信手拈来,他所追求的也正是精到妙处,放得自然。我们看到列平兄尽管选择了很老实的学书途径,而在他的实际创作中又非常不老实,常常于静寂之中求得一种突变,而这一点正是一个艺术家所必备的气质。正如傅山所谓:“写字不到变化处不见妙。”

列平兄在全国级的书法大赛中屡屡获奖、参展,出版了多部个人作品集,并不断有论著发表,其作品还被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收藏,列平早已成为当代书坛颇有影响的书法家,而他却依然那么谦和、稳健与执著。“波澜之际已濬发于灵台”,以列平兄敏锐的感觉、透彻的悟性、丰富的情感和勤奋的精神,他的艺术一定会走向更高更远,愿列平兄在诗意的书法境界中精进!

我的书法创作碑帖结合,但更倾向于帖,对于碑更多的只是从体势上和构字形式上进行学习与借鉴,因为形式虽然在展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作品的创作过程却是在形式构成的大前提下来进行的笔法与结体的创作,离开了笔法是无从谈创作的,而笔法最为精到与经典的表现都在帖学,而不是碑学。从某种意义上讲,碑只是告诉你一种新的创作图式,它更多地带有预想性,可以给你的创作以一种联想与想象的空间,从而提升创作的空间。创作中,我更多地从宋人入手,以米芾为书写的基点,而上溯二王诸家,探求笔法的精到而增强表达手段,在此基础上又大量师法汉隶、大篆,从中吸取古意,力求得古意,得汉隶之浑厚的气息。在行草的创作中,多参以魏碑结体的独特意趣,使作品中有一种生拙之气,在创作时多选择大条幅为主,强化章法与结体的纵横开张,力求形成一种清新沉雄的艺术风格。

郭列平

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书法硕士,盐城市书画院院长、盐城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政协委员、盐城市民盟副主委、盐城市政协常委。曾就读于中央美院国画系书法专业、首都师大书法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画写意人物专业。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当代中青年书法十家、首届江苏省优秀青年书法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国风书画院副院长、盐城市青年书法美术家协会主席、盐城市永宁书画院院长、盐城市侨联书画会会长。

郭列平200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书法展。被中国书协授予“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送万福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被授予“江苏省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盐城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盐城市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荣立三等功)、盐城市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获盐城市政府文艺最高奖盐渎文化新人奖和市政府文艺奖。

郭列平书法作品数十次获全国金奖。书法作品参加首届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书法展;当代书坛名家工程——全国五百家精品展;第七、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第五届全国楹联书法展;首届大字书法艺术作品展;全国第二届行草书书法展;全国第二届流行书风书法展;全国册页书法展;全国手卷书法展;全国第二届隶书书法展;当代实力派书法家作品展;中国近现代书画展;中国美术馆书法学术精品展等近200次国家级展览。

书法作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国内外几十个博物馆、美术馆及海外藏家收藏。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南京电视台等数十家电视台以及《人民日报》《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美术报》《书法导报》等国内外近300种刊物专版专题介绍郭列平书法艺术。 郭列平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瞭望》《艺术百家》《书法》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北京荣宝斋出版社等出版了郭列平个人书法专辑近20部。(管峻/文 通讯员 祁成志)

责任编辑: 文乐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加盟我们 | 会员中心 | 人员查询

运营机构:江苏中访文化新媒体中心   法律顾问:江苏六仁律师事务所 郭继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082号  苏ICP备17035845号-1

版权所有:新华访谈网   地 址: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313号  百度信誉认证主体识别码:BDV-530364954 网站可信认证联盟编号:603190110037519911274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811MA1UXYHY5E  广告审查员注册号:广审字(苏)H03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6077 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