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功老师讲述他多年来从事书法教育的心得

来源:中国都市网    作者:冯爱飞 姚启龙    人气:     发布时间: 2017-12-25    

潘建功,字西园,1974年出生于甘肃省通渭县。毕业于兰州大学。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师从郑晓华先生,刘晖先生,书法专业教师。曾多次在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奖,其作品入编《世界华人书法家作品集》。2016年甘肃电视台师生书法大赛隶书一等奖,第三届书法报全国书法教师现场大赛金奖。散文《大篆之美》《戴着镣铐跳舞》发表于《甘肃教育》《黄土地》,论文《初中书法教学经验摭谈》入选《书法教育论文选》,书法作品多次见载于《书法报》《神州诗书画报》《兰州晨报》《甘肃日报》等报刊。今天我们就有幸请到了书法家潘建功老师来与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多年来从事书法教育的心得。

问:潘老师好,您从事书法教育这些年来对生活有那些感悟或看法?简单的给大家分享一下。

答:主持人好,大家好!我是平襄初中专业书法教师潘建功。投身教育事业24年,不敢说桃李满天下,只体会到行进途中鲜花烂漫,幸福无边。几年前读到一句话,至今让我感动不已: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可以解释为:万物需要的不是他教育,而是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对于一个家庭来讲,父母是树根,孩子是花朵。如果花朵有问题,多半是树根也有问题。家长们常常“看到”的孩子的问题,其实是自己的问题在孩子身上“开花”。我常常告诫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问:确实是这样,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学校只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需要去度化自己的一个场所而已。我们都知道,潘老师擅长大篆。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一种较为广泛的流行字体,根据不同的书写媒体,大篆也有甲骨文、金文、籀文之别。那么在社会科技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您觉得这种历史久远的象形文字应该被简化,还是继续保持它独有的文化魅力?

答:受父辈熏陶,上学之前,我就接触到繁体字,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浸染不辍,甚至做作业写教案也会偶尔冒出几个。正因如此,研习书法,用功最勤的即是篆书。也写过许多有关篆书的书论和散文,如《篆书之美》发表在2015《黄土地》第一期。我常戏谑:遇见篆书是我的宿命,终身无可逃避。对这种蜿蜒盘曲的古文字,我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着迷。如果我们将这种历史久远的象形文字简化,书写是方便了许多,但是却丢失了太多的传统文化元素。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在中国享有崇高的文化地位。她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心理和人文信息,绵延几千年经久不衰,除了她完美的艺术形式集中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外,更主要的则是书法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具有决定和指导的因素,这就是书法的灵魂。书法的灵魂包括幽雅的人文性,深刻的哲理性,丰富的传统性,独特的审美性这样几个方面。文化是书法的核心。无论书法的产生还是发展,都是围绕着文化这个核心来运行的,那种对书法技法的层面的学习以及对书法线条表层的审美,只是一种肤浅的体悟。对书法的真正理解,是隐含在汉字书法里的文化内涵,是一种超乎笔画之外的玄妙,是一个幽深无尽的文化世界。因此离开了文化的概念,书法将失去她的一切耀眼光辉。我很赞赏教育部对学生学习汉字的重要性的说明:“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地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生活在使用简化字,艺术的世界里传唱历史的旋律,何乐而不为呢!

问:就像潘老师说的这样,国家近年来确实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重视,像央视播出的“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汉字听写大会”等都引起了社会的热烈反响。我们也了解到,潘老师是土生土长的通渭人,据说在通渭,每家每户庭堂都挂有书法字画,通渭也有一句家喻户晓的格言警句: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这也正映射了通渭人热爱书法的情怀,同时也提醒着每一个外出远游的人不要忘了自己的家乡和这片土地,您觉得通渭人挂字画这件事还有其他更深远的寓意吗,它对文化传承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有一种传承叫“基因” ,文化也有基因,我觉得这种文化基因是深入骨髓的!这是生于斯,长于斯的通渭人所特有的,我觉得坚守脚下的这片土地,就坚守着这份良好的基因。我一直强调书法与个人修养的关系。字,人人写,人人一生都离不开字,但未必都能将字写得正确、清楚、整齐、美观,使人感到舒服。清代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当写出的作业、试卷、信件、总结、申请、表格以及各种文稿字迹潦草凌乱、七扭八歪,让人分辨不清,望而生厌,人们看到这样的字迹绝不会对写者的素质有好的联想。学习书法能提高人的修养,所谓人的修养,儒家是指通过人的内心反省,培养完善的人格。要写好字就必须老老实实学习前人的宝贵经验,认认真真的临摹前人碑、帖。一丝不苟的按前人笔法、点画、墨韵、结体、章法、气韵等,不断修正自己不好的书写习惯,博采众长,锲而不舍,在不断提高文化素养的基础上,才能使自己所写的字达到书法的更高境界。临习书法的过程,也是不断磨炼自己意志品德、做事耐心认真的过程;也是不断否定自己,除旧布新的过程。这和做人一样,不经常否定、改正自己不好的习惯,除旧布新,就不可能提高自己的修养。将书法艺术理解为一种陶冶情性的手段;通过书法的实践,抒发和调节作者的感情,提高个人的品德素养,探索和理解人生的意义,是为“书道”。道,理也,即规律、原则。《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町须臾离也。”故“书道”亦即天性之发、道之听蕴,足为书法艺术的根本宗旨。扯得远喽。还是回到主题上来。“通渭人处处表现着他们精神的高贵。你可以顿顿吃野菜喝稀汤,但家里不能没有一张饭桌,你可以出门穿的衣裳破旧,但不能不洗不浆,你可以一个大字不识,但中堂上不能不挂字画。”作家贾平凹在散文《通渭人家》中这样说。通渭书画产业的发展,对县内社会风气的净化、思想道德情操的陶冶、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渭现象”的综合效应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有力地促进了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问:通渭以书画之乡闻名,那么在您看来通渭书法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吗?或者从通渭人酷爱书法来说,它仅仅是人们精神的一种食粮,书法是否能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不重要了?

答:一个人应该活出三个层面的人生境界:即物质的层面,精神的层面,灵魂的层面。可以说,书画,提升了通渭人的人生精神层面。“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通渭人铭记古训,重视耕读,习字作画之风久盛不衰,养成了“诗书济世、耕读传家”的情怀,形成了“锄含云水笔含墨,种罢梯田种砚田”的独特现象,孕育了“耕读、坚韧、进取”的通渭精神。书画文化的发展,耕读精神的传承,引导和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着社会风气,有效减少了农村迷信、赌博等歪风邪气,在农村形成了“不进牌场进赛场,不端酒杯夺奖杯”的良好风气。

问:在中国美术史中,中国画的发展过程始终与文学、书法有着密切关系,由此绘画发展过程中就呈现出了“以文入画”和“以书入画”的鲜明特征。您觉得文学和书法对整个中国的美学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任何一种美是需要载体的。以《圣教序》为例吧!在雄伟的大雁塔底层南门洞两侧镶嵌着二通唐代名碑,两碑文与碑额相对排列,左右对称,镶嵌于佛塔,史称“二圣三绝碑”,“二圣”指的是两位皇帝,三绝”指首先是御撰唐太宗李世民撰《序》和太子李治撰《记》之威名;二是玄奘及圣教赞扬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弘扬佛法之伟业;三是当朝宰相初唐书法家褚遂良书写之神名。 

书法是线条艺术。线条是文字的媒介或元素,是进行书法艺术创作的特定的物化形态。由此可见,线条是书法美的起源。所以,研究探索书法美也应该从线条这个最基本的元素开始,才能“曲径通幽”。石涛曾在《画语录·画章第一》中指出:“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这一画说,可谓是深刻地揭示了线条起源的缘由。太古时代,人类处于蒙昧时期,对于线的作用与功能不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实践中认识了线的作用与功能,便运用线条来描绘物体。于是,书与画便产生了,而这一画便成了书画的物化形态——线条。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曾说:“太阳照在墙上,映出一个人影,环绕着这个影子的那条线,是世间的第一幅画”。(达·芬奇《笔记》)因为,线条是构成物体视觉形象的最根本的要素,是表现物能力最强,最简练的手段。而我国文字就是起源于“象形”,运用线条对对象进行概括性极大的模拟写实。“书画同源”说即渊“源”于此。所以,我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一文中,充满激情地说:“所以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实,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罗丹说的这根通贯宇宙、遍及于万物的线,中国的先民极早就在书法里、在殷墟甲骨文、在商周钟鼎文、在汉隶八分及晋唐的真行草书里,做出极丰盛的,创造性的反映了”。可见线条从客观存在中被人们发现后,并在不断地发展中包含了对视觉形象的摄取与审美意识的注入,“做出极丰盛的,创造性的反映了”。可以这样说,线条是书法美中使客观与主观趋于统一的重要媒介。

问:感谢潘老师精彩的解说。

我们经常会以一个人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来判断他的整体心理面貌。比如,我们主观上会认为喜欢音乐的人比较安静、善于思考,诗人有一颗敏感的心,而摄影师热爱生活,具有独特的审美观。作为一位书法家,您觉得自己的职业性格是什么样的?

答:恬淡简约是我毕生的追求。试想,净几明窗,一轴画,一囊琴,一只鹤,一瓯茶,一炉香,一部法帖;小园幽径,几丛花,几群鸟,几区亭,几拳石,几池水,几片闲云。这份清淡是一份恬适,走过了世事的沧桑,经历了人间的风霜雨雪,小园幽径独徘徊,看似如同闲云无心,事实上这份素雅里有很多的故事,放下的是复杂,拿起的是一份简约!可惜世事纷扰,偶尔得趣,稍纵即逝,唯有扼腕叹息!

问:“梅妻鹤子”“采菊东篱”确实是很多文人向往的一种生活,无奈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太多的纷繁复杂,活在世界里,我们是世界的人,“隐居”这样的生活可以说是可望不可求。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您对书法爱好者,特别是热爱书法的青年学生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指导吗?

答:书法有法。所谓“法”,有方法、技法、法度、法规的意思。几千年先贤的创作积累的书法原理、书法法则,必不可弃。法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如石涛所说:“太古无法,大朴不散。大朴一散,而法生焉。”这是泛指“办法”、“方法”、“规律”等等而言。我长期从事书法教学,也在终日思索着怎样才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建议和方法上的指导。我认为在书法练习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笔法是关键。“笔法是写字点画用笔的方法”(沈尹默《论书论》)。“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赵孟頫《兰亭十三跋》)。“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对于笔法,古人都赋予了极高的评价和极大的重视,因为它是书写的关键。写字因用笔不同,或称刷字,或谓填字,或叫涂鸭……,其效果大径相庭。笔法,在运用过程中,表现为提、按、绞、翻或使、转、缓、疾等等,而在写出的笔迹(墨迹)上,则表现为轻、重、圆、方或连、断、润、躁等等。这正是艺术风格的展现处,正是艺术语言的深邃处,差之毫厘,则异之千里。笔法的精湛、丰富和复杂,最不容忽视,也很费功夫。掌握了各种笔势的写法,点画才更富变化,书写才更加生动。若能运用自如,出手入化,可以说就掌握了书法的关键。

书法是汉文化特有的艺术,作为在中国沿袭数千年之久的书法艺术,对于传统的依赖性则更强。这主要是因为书法所赖以表现的对象是文字符号。临摹了上百遍法书,即使不成书家,至少可以写得一手好字;“熟读唐诗三百首”,即使不成诗人,至少“不会做诗也会吟”。虽然,临摹、模仿不一定能出名家,但名家的个性独创,正从临摹、模仿的传统继承而来。临摹不要怕重复,其实每一次重复都是一次新生,犹如蜕皮,脱胎换骨。中小学生练习书法,必重临摹。临摹的目的,主要在于技法、技巧的学习,但同时也有助于悟道的修养。所谓“爱其书兼取其为人”,“学其书兼学其为人”。由于书品与人品的统一性,所以,当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临摹王羲之或颜真卿的书法,则不仅可以学到他们的笔法、结体和章法,同时也必然潜移默化、有意无意地为他们的风韵或道德所感染。临摹古人的书法,陶冶自己的气度。学习书法必须从临摹入手,所以不能不似古人,不似则失其所以为书法。这是传统艺术的特点。凡是书法家则必须一半是文人,一般是匠人。他要有文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巧手,只有匠人的巧手而没有文人的妙悟,则不能有创作;只有文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巧手,虽有创作但又难尽善尽美。妙悟来自文人的修养和灵性,巧手可得于模仿和苦练。匠人虽看似平庸,但决不可少。什么是匠人,就是对某种书体临摹得得心应手,一旦让他脱开,抒发一点自己的理念,他们的面前则被一道墙阻隔,这道墙就是“文化”。我希望中小学生练习书法能成为文人与匠人的合体。与书法结缘,是我的荣幸!

采访接近尾声,请容许我用一句我曾经引用过的歌词来作最后的告白:不要说谁是谁非感情对与错,只想梦里与你一起再醉一回!

结束:好的,非常感谢潘老师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您宝贵的时间,来接受我们的采访,最后我也用一句诗来结束今天我和潘老师在文化和语言上的“切磋”和“较量”:梅花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注:本文根据采访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 文乐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加盟我们 | 会员中心 | 人员查询

运营机构:江苏中访文化新媒体中心   法律顾问:江苏六仁律师事务所 郭继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082号  苏ICP备17035845号-1

版权所有:新华访谈网   地 址: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313号  百度信誉认证主体识别码:BDV-530364954 网站可信认证联盟编号:603190110037519911274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811MA1UXYHY5E  广告审查员注册号:广审字(苏)H03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6077 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