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两旺 改革创新同步

来源:新华访谈网    作者:陈宝林 季伟达    人气:     发布时间: 2020-05-28    

——白城医高专提前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的万人大学目标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把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创新工作方式,加强服务引导,全方位拓宽就业渠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招生计划连年取得新突破,录取成绩连年都有新提高,生源质量连年都有新发展,就业形势连年都有新突破,呈现出招生就业两兴旺的良好势头。

2019年学校取得了高职单招报考人数全省第一、高职扩招报考人数全省第一、省内外计划完成率100%、连续四年100%完成原始招生计划的好成绩,在省内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新生报到率从2015年的93.3%提升至2019年的96.7%;近三年的毕业生就业率从2017年的95.71%提升至2019年的96.7%;在校生人数从2015年的6500余人提升至2019年的万人左右,提前实现了学校“十三五”规划的万人大学目标。

学校一直把改革作为招生工作的切入点,依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逐步完善招生考试制度,拓展招生范围,增加招生规模,使生源类型和生源结构更加丰富,招生覆盖群体更加多样。从2015年开始,学校开始开展高职单招和中高职衔接试点招生,在逐年增加两类招生规模比例的同时,从高职单招的计划设置、专业志愿填报、考试内容等方面入手,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职单招从2015年的3个专业200人增加到2019年的17个专业1770人,中高职衔接招生从2015年的1所衔接院校1个专业30人,增加到2019年的7所衔接院校8个专业870人。同时对高职单招的计划设置进行改革,从单一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转变为面向普通高中和中职毕业生,对中职毕业生单列招生计划,并逐年增加中职毕业生的招生比例,为吉林省中职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入学机会,也为省内中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与此同时,改革高职单招专业志愿填报方式,从考前填报专业志愿转变为考后填报专业志愿,使考生的专业志愿更加合理,有效提高了考生第一专业志愿的录取几率。在此基础上,对高职单招的考试内容进行调整,从单一的考核文化理论知识向考核职业技能、生活常识、职业道德、政治思想方面转变,使人才选拔更适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高职单招在全国范围的推行,面对高职院校省外生源缩减的严峻形势,学校适时调整省外招生规模,合理设置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结合学校行业特点,招生计划的投放主动向西部欠发达地区和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倾斜,为这些地区的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使学校连续多年顺利完成省外招生计划,省外计划完成率在同类院校中始终处于前列。

2019年初,中央高职扩招百万政策落地,学校第一时间向省教育厅申请承担扩招任务,并积极开展宣传动员,深入基层开展专业需求调研,成立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办公室,制定立足白城、松原,辐射省内其他地市的招生策略,出台减免学费的资助政策,得到了广大考生的广泛响应,最终省教育厅为学校下达了2119人的高职扩招计划,报考人数达到了3800余人,远超计划数量,为我省顺利完成高职扩招任务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等新生传媒工具的蓬勃发展,给高校的招生宣传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学校紧跟时代步伐,将传统的线下招生宣传方式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各类招生报考前期,通过下基层宣讲答疑、参加各省招生咨询会、举办校园开放日,建立微信群、QQ群开展招生咨询,利用公众号、校园网、手机微站、朋友圈等发布招生信息,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平面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等多种形式对学校的发展情况、校园环境、师资力量、设施设备、人文环境、招生情况等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效吸引了考生,增强了广大考生的报考意愿,增加了生源数量,有效提升了生源质量。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学校对此高度重视,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就业。开展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培养,使学生入学既就业,解除后顾之忧。学校还采取实习带就业的模式,学生顶岗实习后即可在实习单位就业。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优势,在职教集团内部解决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学校还着力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学校就业部门和各院系联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泛挖掘就业资源,为毕业生争取更多就业岗位,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参加校园就业洽谈会挑选人才。近年来学校的就业形势持续向好,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社会各界好评,逐步形成了出口带动入口,招生就业两兴旺的发展态势。(陈宝林 季伟达)

【编辑:刘洪伟】

责任编辑: 文乐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公告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加盟我们 | 会员中心 | 人员查询

运营机构:江苏中访文化新媒体中心   法律顾问:江苏六仁律师事务所 郭继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082号  苏ICP备17035845号-1

版权所有:新华访谈网   地 址: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313号  百度信誉认证主体识别码:BDV-530364954 网站可信认证联盟编号:603190110037519911274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811MA1UXYHY5E  广告审查员注册号:广审字(苏)H03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6077 4478